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关于中国奴隶制与封建制歷史分期問題的討論,是目前史学界爭論的中心之一。这种百家爭鳴自由論辯的热鬧場面,是促使这个問題早日得到解答的必要前提。我們几个初学歷史的年青人,也很关心这个討論,最近讀了王思治同志“再  相似文献   
12.
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是构成民族的关键因素,以此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民族观,这是他总结三代华夏族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结合春秋时代民族斗争的实际情况而得到的明智结论.这对战国时代的大一统思想和其后汉族的形成及发展也有着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井田制是我国古代农村公社的土地制度,它是夏商西周三代奴隶主土地国有制的广阔率础,是属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春秋时代,在作为“普遍奴隶”的广大村社成员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的推动下,生产力不断发展,农村公社日趋解体,逐步转变为个体小农的乡村,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也相应瓦解,产生了作为“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的个体农民土地私有制以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战国时代,新兴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普遍确立,农村公社逐渐变为历史陈迹,但其影响却在各个领域长期存在并留下不少曲折反映的记录。  相似文献   
14.
孔子从政记     
孔子一生热心从政,自许甚高,然而却仕途坎坷,业绩很少;原因在于其政治主张违反时代要求,多属复古空想,不适合时君世主口味,所以落落寡合。但是孔子从政的失意,却促使他在思想文化教育领域孜孜以求,从而造就了一位卓绝千古的大思想家,对后世影响至巨。  相似文献   
15.
韩非是战国末年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思想家。他综合发展了先秦法家商鞅、申不害、慎到三派的思想,建立了法、术、势相结合的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完整学说,适应了当时要求建立封建统一大帝国的历史潮流,为秦王朝的统一伟业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历史上是起过进步作用的。但是,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韩非毫不隐讳其剥削阶级立场,完全站在专制君主方面,露骨地主张压迫剥削人民,厚颜无耻地赞颂阴谋诡计的权术,大肆宣扬地主阶级损人利己、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名利权势的人生哲学,韩非思想中这些封建糟粕也是很突出的。恩格斯曾经指出:文明时代“完成了古代氏族社会完全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它  相似文献   
16.
仁学是人际关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是孔子思想中极为重要的关键问题,正因为这样,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这便成了研究孔子思想的一个难题。从《论语》看,自首席大弟子颜渊以至被讥为“朽木不可雕也”的宰我都曾向孔子请教仁的问题。据杨伯峻统计,仁字在《论语》中出现109次,是讨论得最多的道德标准(见《论语译注》第16页)。可见早在当日孔门,仁已是教学上争议的中心之一;到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要弄清它的本来意义,其困难自然又增加了许多。笔者不  相似文献   
17.
孔孟的社会政治思想包含有许多古代村社民主传统的残余影响。他们认为帝王将相和劳动人民只是分工的不同,两者同为社会所必需,可以而且应当合作互利。他们把天下国家看作是家庭的扩大,以亲族关系原则推广到社会政治生活领域。这就确定了他们独具一格的伦理思想:以仁义为核心,要求人们互相体谅,先人后已,各自克制过分的欲望,谋求社会的谐和。但是,这种以古代村社成员互助互利关系为基础的思想,显然背离春秋战国社会阶级矛  相似文献   
18.
墨家的专制主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年前,笔者曾撰文指出:“封建专制主义完全是由韩非集其大成的法家学说”,而不是孔孟之道。(见本刊1980年第4期,又见《新华文摘》1981年第3期)。近年读《墨子》,始觉法家亦非始作俑者,我国专制主义思想其实导源于墨家。可是,墨家学说古称“役夫之道”、“贱人之所为”,近世更被不少学者誉为代表劳动人民,何以会宣扬并奉行专制主义,颇令人难以置信。然细绎原文,似又不容置疑,以是略陈管见,敬祈读者教正。一墨子指出:“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