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3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革前“十七年”中国史学的片断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革前"十七年"中国大陆史学发展的状况可分为初期的过渡和后期的发展两段考察.初期史学受外在时势的影响比其他时段更大,各类学术建制的改造和新建受到自上而下的关注,体现了有计划、有组织的新型办事特色.研究者思想和学术的转变明显,但老先生对新方法往往努力学而学不会.那时大多数人惯于思考宏观问题,所谓"五朵金花"就是代表.学科上提倡注重近代史研究,但真正落实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在今日史学言说中,"十七年"的史学处于一种失语状态,这种学统的中断导致"与国际接轨"的异化.  相似文献   
72.
发现在中国的历史--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点反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中国发现历史”一语近年在中国颇流行 ,但不少接受者像李大钊所说 ,待之如“通货” ,虽不断流通传播 ,却很少认真审视作者之原意 ,以至于其“形象”有些模糊失真。那一取向本是针对西方 (特别是美国 )的中国研究 ,不一定特别适合于中国大陆的“学情”。至少中国学界对近代史的研究 ,向来注重本国内容而忽视“冲击”中国的外国因素。针对中国大陆多数近代史学人的实际 ,或不如提倡去揭示或发现“在中国发生的历史” ,即从提问层面关注特定时段里“在中国之人 (包括在华外国人 )”的所思所虑所为 ,并探索其解答  相似文献   
73.
192 3年初胡适和梁启超为清华学生开具“国学书目” ,引发一场关于整理国故的论争。参与者基本皆新派人物 ,因而也可视为新派内部就此问题整合观念的努力。争论中不论支持还是反对整理国故之人都经常援引“科学”以为助 ,像吴稚晖、康有为这样政治、文化立场都相当不同的老辈此时均特别强调中国急需的是“科学”的物质层面 ,而林玉堂等几位对“国学”认知不甚相同的年轻留学生却更注重“科学”的整体性 (其实是更侧重其“精神与方法”) ,并进而提出了“科学的国学”的口号。这些与学术相关的现象折射出超越于学术的意义 ,应置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历史框架中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74.
<正> 《齐鲁学刊》一九八五年第四期刊出杨佐仁同志《论束脩》一文(以下简称杨文),对《论语》中束脩的“真正涵义”提出了一些看法,其论证方式颇新颖,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不少引文中或错漏字、或错标点、或错篇章名目等,疏漏较多,有损该文形象。为使《论束脩》更臻完善,今特将错漏之处检出,代为校勘,并就正于杨同志。至于该文论述过程中的一些新论,亦有不敢苟同者,拟另文请教,此文就不涉及了。 (1) 杨文说:“郑玄解束脩为‘谓男子年十五以上也’”,全文直接引此句凡四次,均同。郑氏《论语注》已佚,今查多本转引、辑录者,均为“谓年十五以上也”,并无“男子”二字。盖其时男女有别,尚无女子外出求学,孔门亦未收女弟子,是不必有“男子”二  相似文献   
75.
民初趋新学者眼中的国学之"资格"与排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20年代,针对一度风行的整理国故运动,一些趋新学者开始大声疾呼地否定"国学"存在的正当性.有意思的是,同样是这些学者又相当强调国学或国故学的"资格",力图将许多不具此类资格的读书人排除在国学领域之外.这样一种希望维持国学之"清纯"的努力,揭示出这些国学的否定者其实相当看重国学.  相似文献   
76.
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50年代初,山东泰安马庄的一些乡村读书人,接受美国神召会五旬节主义的宗教经验,组织农民建立了一个兼有农场、教会、工厂、医疗所和学校功能的基督徒社团,尝试了一种所有成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基本取消私有财产,生老病死由团体负责的新型大家庭生活。这个团体的正式名称就是“耶稣家庭”(以下简作“家庭”),规模最大时仅“老家”就达五百余人,还曾在全国各地建立了百余个规模不等的“小家”(以下讨论均为“老家”)。这一信徒团体的创始人和长期精神领袖名为敬奠瀛,出身于马庄的破落之家,然仍能到学校读书,其间也从当地名儒…  相似文献   
77.
《论语》中,孔子曾两次说到"一以贯之",过去对此的理解大体有"以道言"、"以行言"及"以知言"几种倾向,前者最占上风,而朱熹则最能从孔子的立意及其立言的行为进行探讨。在思想解放、经典淡出的近代,章太炎更多从"以知言"的角度诠释孔子的一贯说和"忠恕"的指谓,胡适进而明确点出"一以贯之"是"孔门的方法论"。这些颇出新意的理解和认识引起了梁启超、柳诒徵等人的争辩,揭示了在一个思想和学术典范转移的时代,各式各样不同见解和取向之间充斥着的紧张、冲突与竞争。  相似文献   
78.
乡村曾被视为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基础, 在近代改称 “农村” 后, 逐渐被认为出了问题。 农村 怎样成为 “问题” 及其所成的 “问题” 本身, 既伴随着中国现代性展开的进程, 也因其间的 “现代” 眼光 所生成。 这背后的一个要因, 是城市的兴起和城乡的对立。 由于城市被视为国家的主体, 原来作为广土众民 代表的乡村逐渐沦为化外, 不复能表述自己。 在五四后出现一种读书人想要了解自己国家的倾向, 先是开始 关注已近于未知的农村, 观感褒贬参半; 接着是被关注者逐渐问题化, 见解贬多于褒; 最后是问题化的农村 升级为 “破产” 或 “崩溃”, 表述以贬为主。 其间一个重要特点, 是一些人因缺乏了解而把常态看成变态, 甚至把国家整体的危难移植到农村身上。  相似文献   
79.
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文通先生治史最重通识,曾提出“事不孤起,必有其邻”的名言,主张通过多读前后左右之书来认识特定的学术思想。但这与传统的博览取向和现代的跨学科取向均不甚同,而是有意识地从社会视角考察思想学术,同时侧重其学脉渊源和时代精神。一方面,不因史无明文就以为实无其事,当尽量寻觅蛛丝马迹,以连接历史可能割断之处;另一方面,又强调历史上“空言”和“行事”的紧密关联,以因事证明的方式将相关时段的制度和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以见其全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