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要在21世纪进一步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就必须首先树立科学的文化观,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要求。一、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须体现“三个面向”的要求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首次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和“七一”讲话中,继承和拓展了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教育思想,把它提升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明…  相似文献   
3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从产业结构、财政支持、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文化服务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的方针政策,将中国西部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从历史上看,我国西部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相似文献   
3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主体思想则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对人民主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和践行人民主体思想。  相似文献   
34.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商品经济消亡的历史趋势及其被产品经济所替代的客观规律,而且从哲学的高度阐明了消除商品经济,建立计划经济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阐明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直到现在还是正确的,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那种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观点,是极其错误和有害的。  相似文献   
35.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根本原则。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指出:“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①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  相似文献   
36.
论现代社会意识形式的人道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人道主义有三层含义 ,即人道思想和人道原则的人道主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人道主义和现代社会意识形式的人道主义。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人道主义大讨论从多视角、多层面对此进行了阐释和评价 ,同时也赋予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以新的内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 ,实行和宣传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罗文东 《浙江学刊》2001,2(3):48-51
西方人道主义具有人道思想和人道原则、现代社会意识形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三层含义.历史上人道主义所包含的人道思想、人道原则和现代社会意识形式,与社会主义制度和理想相结合所形成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8.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类解放和人的主体性的科学内涵、现实条件和正确道路,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坚持人民主体性原则,保障人民主体地位,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人民主体观揭示了人民群众与共产党之间、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解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量源泉和根本原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人民主体观既吸收了中华文明的合理内核,又借鉴了时代发展的进步成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树立人民主体观,实现人民主体性,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与社会主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现代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对人类文明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和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进一步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美好、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理论,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当然也是统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倡导和实行一套低能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才能顺利完成由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过渡,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40.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价值取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