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38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0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73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51.
宋庆龄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妇女领袖之一。她一生兢兢业业,无私无畏,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则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全国人民立刻掀起了抗日运动的高潮。宋庆龄当时处在白色恐怖十  相似文献   
352.
翁有为 《文史哲》2005,(3):115-122
傅斯年与钱穆,都堪称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有着自己鲜明的学术个性和学术思想的史学大师。傅斯年是科学派的领军人物,治学主实证求真;钱穆实际上则是新儒家学派的中坚,治学主经世。实证求真学派、新儒家经世学派与马克思主义史学派,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末三足鼎立的三大史学流派。因之,从傅、钱二者的交往和关系看二者的学术思想及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末的学术史是颇有代表意味的,给予吾人的启示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353.
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是当前地方政府基于构建服务型政府实施行政审批市县一体的制度改革和实践。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以打造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职能转变为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制度化保障,通过全面下放行政审批权,减少审批层级,最大限度地缩短审批链,建立扁平联动、协同监管、权责一致的市县两级一体化的新型审批制度,使审批效率得以提升,政务环境、投资环境得到改善与优化。与此同时,相关改革还面临着事权划分不到位、审批系统条块整合不够全面、下级部门承接能力不足、部分审批中介服务垄断市场等问题和挑战。因此,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要进一步继续深化和完善,需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以夯实改革的合法性基础,完善审批链条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做好审批对接工作以提升下级政府承接能力,同时应实现中介市场充分竞争并完善配套改革措施,推进一体化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354.
早期殖民者对马六甲海峡的争夺(1511-182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惠明 《东岳论丛》2001,22(5):85-91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黄金海道” ,在国际政治军事、经济贸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古今皆是如此。自 1 6世纪初至 1 9世纪 30年代的 30 0余年间 ,早期殖民主义强国———葡萄牙、荷兰、英国等为夺取印度洋的海权 ,巩固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控制东南亚群岛地区的香料及半岛地区的锡等商品的收购、贸易垄断权 ,并进而以东南亚为基地 ,入侵中国 ,开拓中国及东亚市场 ,由此围绕马六甲海峡展开了长期的争夺战。早期殖民者对马六甲海峡的争夺 ,其目的就是扩大殖民地 ,加强经济掠夺 ,扩张原料和产品市场。回顾这一段历史 ,对我们今天理解国际国家间的竞争也还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55.
翁有利 《理论界》2008,(12):132-133
我国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日本侵略给我国造成的人力资源损害,过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今天加以论证有其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战时损害和战后遗害两大方面概述日本侵略给我国造成的人力资源损害。  相似文献   
356.
文章从"合作潮流: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对时代潮流的新表述"、"寻求合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促进合作: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等三个方面,分析党中央明确合作为时代潮流的内涵,论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对于实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探讨中国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人与人、社会各阶层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城乡区域之间等合作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357.
近代"中国印象"在西方由18世纪到20世纪的传播和转变,表现为从崇尚到歧视的翻转,体现了中国古老农耕文明对西方工业文明的落差。本文以世博会上的晚清中国为考察线索,以影像中出现的"中国人""中国馆"和"中国展品"为观察对象进行系统梳理,回顾百年之前西方主流世界形塑近代中国、建立西方世界中的"中国印象"的过程,着力探讨西方世界看中国是如何由主观演绎到形象曲解、直至文化歧视的历程,审视近代"中国印象"在西方世界中的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358.
翁有为  王力 《东岳论丛》2023,(5):76-89+192
国民政府省制变革是近代中国省制变革的重要阶段。1925—1931年间,经历广州(武汉)国民政府对省制的初步探索、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期和进入训政时期对省制的修订。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省制颁布修订主由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左派来推行;而南京国民政府则依靠胡汉民派和蒋介石派,国民党其他派系也参与其中为自身争权谋利。政治派别在推行其主张时不同程度上都要依靠军事实力派来作为其后盾,而蒋派主要依靠自身军事实力。1932年前省制相关法律的颁布修订,集中在央地权力关系和省政府内部权力配置两方面,对省政府权力、省与中央关系、内部机构设置、职能运行和省区区划规定得越来越精确和细致,但同时也产生许多新问题。  相似文献   
359.
随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有企业在短短数十年间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规模在做大,产业在做强。人力资源在制度调整、机制创新、文化品牌建立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市场竞争加剧的二十一世纪,谁能管理好人力资源谁就能为抢夺市场、提高效益获得先机。本文将对国有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薪酬制度和相关制度建设进行阐述,对我国国企现有薪酬制度存在的缺陷与问题进行探讨,并根据社会实际状况和人力资源市场提出建立薪酬激励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