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7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96篇
丛书文集   90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207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考察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平均预期寿命,挑战了广为流行的观点.本文首先解释"死亡人口平均年龄"与"平均预期寿命"指标的概念和差异;然后使用2004年在中科院18个研究所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20个单位调查的死亡人口资料,检验"知识分子死亡平均年龄下降趋势"的可信性;并利用全国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权威数据,计算受过本科以上教育人群的生命表和"平均预期寿命",得出中国知识分子预期寿命大大高于普通人群的结论,推翻了"中国知识分子预期寿命比全国平均寿命低17岁"这个流传广泛且被反复引用的错误结论.  相似文献   
9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趋势发生转变,自然增长率与总和生育率降低。在这种大趋势背景下,对世界人口形势的判断有过于乐观之嫌以及针对人们对妇女更替生育水平的误解,利用亚洲一些国家(或地区)1990~2000年期间妇女年龄别生育率和死亡模式等数据资料,计算得到各国妇女更替生育水平,表明各国之间妇女更替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与其实际总和生育率比较,可以发现在发展国家中绝大部分国家实际生育水平依然高于妇女更替生育水平,发展中国家人口潜在的增长能量依然很大,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依然强劲。因此,在注意生育率下降所带来问题的同时,也不能够忽视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全球影响。  相似文献   
93.
重提"安乐死"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乐死”一词源出于希腊文Euthanasia ,是由美好和死亡两个词所组成。其原意是指舒适或无痛苦地死亡或安然去世。安乐死并不是生与死的选择,而是死亡方式的选择。选择的目的是通过人工调节和控制,使死亡呈现出一种良好的状态,以避免精神和肉体的痛苦折磨,改善患者濒临死亡时的自我感觉状态,维护其尊严。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中国人死因构成中因晚期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等疾病导致死亡的比例越来越高。现代的医疗技术不仅不能拯救这些病人的生命,而且绝大多数病人还要经历长期的、极为痛苦的疾病折磨和精神煎熬。今天,中国人口中老年人的…  相似文献   
94.
我国1987年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向我们提供了1986年中和1987年中分性别分年龄组的人口数以及1986全年和1987年上半年分性别分年龄组的死亡人口数。根据这些数据,应能编制出1986年和1987年的生命表。但在实际编制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一些年龄组中调查到的死亡人口数过少,使得计算出来的死亡率曲线出现了较大的随机波动,用这样的死亡率编制出的生命表肯定是不可靠的。为此我们采用了如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本文根据2006年“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分析了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结构、分布、经济状况和居住状况等特征。研究发现,北京市流动人口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其家庭化的趋势明显;北京的经济优势是吸引流动人口来京的最主要原因;流动人口在京滞留时间较长,很多人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北京人”;流动人口的流动渠道和实现就业的渠道具有“非正规”的特性;流动使绝大多数人实现了职业身份的“非农化”,但在进城后流动劳动力继续向上流动的机会减少。另外,本文也探讨了在京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居住条件等方面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相似文献   
96.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物质表现形式。语言承担了文化的传承与记载,是文化现象的组成部分。语言本身反映了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它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因此要更好地把握语言,首先必须了解其特定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97.
在高校人才培养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背景下,产学合作是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有效手段。论文从培养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产学合作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地方高校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措施。  相似文献   
98.
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截至目前,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成功率不足5%,远低于欧美高校的20%,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陡增,就业形势严峻.为解决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率低的问题,也为了缓解疫情期间的毕业生就业压力,该文针对高校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缺乏相应人脉资源等问题,探讨了构建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创业基地和提高创业项目质量等方面的可能性,希望给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科高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9.
社会的进步是以和谐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人才,需要切实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关注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重视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00.
海登·怀特庞大的历史诗学体系建构,引起整个人文领域的关注。历史学领域对其历史诗学理论的研究大体形成了三种观点:“反历史”、“非历史”和“思辨的历史”。文学与诗学领域对海登·怀特历史诗学的研究还处于基本评介阶段上。在叙事学领域,海登·怀特历史诗学被称为“颠倒实证主义的隐喻叙述主义”,怀特本人被当作结构主义叙事学家和史学性元小说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