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2 毫秒
31.
不久前,长虹、康佳、熊猫、创维、TCL等国内著名品牌彩电生产厂家的老总们聚会南京,举行企业发展峰会,就联合创新问题商讨对策.与会人士认为,技术创新是中国彩电行业发展的惟一出路,只有抓住数字彩电时代到来的契机,以高新尖产品取得换代利润,才能从根本上走出彩电企业长期徘徊的窘境,获得稳定而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32.
“庖丁解牛”的典故,知者甚众。当今市场上林林总总的产品拥挤不堪,无“类”不有,好似浑沦一牛。一些企业经营者常常抱怨:如今市场饱和,生意越来越难做了。然而,市场并不是铁板一块,只要我们具备庖丁的眼力和技艺,善于“以无厚入有间”,那么,无论市场怎样“饱和”,产品何等“拥挤”,照样有缝可钻、游刃有余———从看似针刺不进的市场中找到“缝隙”。70年前,希尔顿以700万美元买下“华尔道夫”,并很快使这家著名宾馆进入最佳营运状态。在所有经理们都认为已经充分利用了宾馆可以利用的一切生财手段,再无遗漏可寻时,希尔顿却依然像寻找针钱…  相似文献   
33.
批评的味道     
批评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无论我们处在何种地位、从事何种职业。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别人的批评。也或多或少地批评过别人。然而。当批评几乎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时候。我们却往往很少.有意地去体味批评或被批评时的“个中三味”。  相似文献   
34.
可持续发展视野中的农村扶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扶贫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受到日益广泛的国际关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都投入相当大的资金和人力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农村扶贫。中国在农村扶贫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目前在老、少、边和山区仍有约6500万人口处于严重贫困状态。如何使这6500万人口尽快脱贫致富,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极为紧迫的现实课题。因此,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探讨农村扶贫机制的转变和农村扶贫效益的提高,对于农村贫困社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扶贫…  相似文献   
35.
相传,古代波斯的戈蒂亚斯王系了一个结,名叫“戈蒂恩结”。他声称,谁能解开此结,谁就有能力统治整个小亚细亚。当时许多人纷纷去试,可谁也未能解开。亚历山大大帝闻讯赶去,他略加观察和思索,便拔出佩剑,将这个结砍为两段。亚历山大这一超越常规之举,正合戈蒂亚斯王的本意。用剑砍结,无人不会,可偏偏许多人没有想到。亚历山大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像常人那样用手去“硬解”,而是“跳出”人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常规,把结和设置这个“结”的用意联系起来分析,找到了解开它的办法———用剑砍断。亚历山大用剑砍结的做法告诉我们:不拘常规、…  相似文献   
36.
电动机远距离运行断相保护在实际工作中很重要。采取保护电路 ,可以避免电动机烧掉 ,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37.
定量分析文献 [2 ]所给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一个实例 ,得出其正确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38.
高龄化、低出生率以及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是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遇到的难题.各国都在推进改革,以适应这种变化.这些改革大都基于以下理念对个人责任的强调,在社会保障体制中更多地导入市场的规则;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增加积累以应对风险.  相似文献   
39.
大学生集群行为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集群行为的频繁发生,已成为影响校园稳定乃至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基本特征,并对如何正确认识、处理与预防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发生提出了一些观点,以期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工作、切实维护校园稳定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0.
传承责任     
在武汉市鄱阳街,有一座建于1917年的西欧式6层楼房,名叫“景明大楼”。20世纪末,正当那座大楼在漫漫岁月中安然无恙地度过80个春秋之际,有一天大楼的业主收到了一份来自大洋彼岸的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于1917年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原来,这份函件出自景明大楼的设计者——英国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该所秉承自创立以来的一贯做法,在自己经手设计的每一座建筑物到达或接近最高设计年限的时候,都要无一例外地通知房屋的主人予以关注。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80年前盖的楼房,其设计者、当年的施工人员,大概不会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