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综合类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31.
长期以来 ,我国信托投资公司对地方政府存在着事实上的隶属关系 ,地方政府是信托的实际需求主体 ,并形成了地方政府主导下的信托业的路径依赖 ,导致了信托业发展中的“诺思悖论”和风险的积聚。在此过程中 ,中央政府对信托业进行了多次清理整顿 ,直到 1996年以后 ,这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才开始从实质上突破信托业的原有路径依赖 ,并在市场需求主体的形成和推动下 ,开始了信托业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32.
中小企业担保市场上的"信用担保配给"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缓解"信贷配给"问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市场应运而生,使得银行面临的风险转嫁给了担保机构.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担保机构同样面临着企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信用担保配给"模型,说明了在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上,商业性担保机构出于风险规避选择,会导致一个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市场的"信用担保配给"均衡,致使众多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得信用担保,从而无法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为此,健全风险补偿机制、推进银保合作及加强监管对于促进担保机构的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3.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体经济步入了新旧动能转换、结构性改革的阵痛期,正规金融服务的缺失催生了规模庞大的影子银行体系.在此背景下,基于高阶梯队理论,以2010—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和实证分析了高管特征对非金融企业开展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探讨了内在传导机制及外部监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的金融背景通过提升管理层的风险偏好进而促进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化.分析师关注、机构投资者持股、期末报表审计等外部监督对管理层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削弱了高管金融背景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企业治理、行业监管等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