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238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32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356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715篇
社会学   135篇
统计学   9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41.
预约合同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约因其促成交易的功能在世界各国债法规则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限定预约的适用范围无法适应预约立法的普遍化趋势 ,扩大或开放预约的适用范围是当今时代预约立法的主流。预约是一种合同 ,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在于对于市场经济中交易机会的固定 ,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预约合同才可成立生效。预约生效 ,当事人负有按照约定的条件进行缔约的义务 ,否则承担违约责任 (有免责事由除外 )。预约的违约责任不同于违反本约的情况。我国应在制订民法典时增加预约规定以完善契约制度。  相似文献   
142.
文字与解释——训诂学与诠释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训诂学与西方的诠释学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旨在解释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义。由于语言、文字和思维传统上的差别,训诂学与诠释学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尤其是诠释学经过浪漫主义运动发展出了一套相当完备的方法论和本体论体系,而训诂学则一直停留在具体的方法、规则之应用操作上,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但这并不是说,训诂学从根本上没有方法论和本体论的思想,事实上,其方法论与本体论已隐含于解释的过程之中。解释所依据的不仅是技术性的规则,它最深层的基础乃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世界观念”。 本文拟以“文字”形成与进化作为基本线索,探讨中西方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字与解释的关系,旨在阐明汉字的诠释学意义、训诂与诠释学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传统训诂学的改革等当代中国理解与解释传统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43.
通古斯与阿伊努及其共同文化[日]大和义著巴达荣嘎,赵复兴译一、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黑龙江(阿穆尔河)做为连接西伯利亚和东北亚两个地区的纽带,使得历史上诸民族往来频繁而活跃,是培育出灿烂文化的主要河流。自古以来,居住在黑龙江沿岸以追逐野兽、捕鱼为生的人...  相似文献   
144.
145.
体制化农村发展模式:"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问题解决得妥当、及时与否 ,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和成效 ,所以 ,理论界都在为“三农”问题寻求妥善解决之策。其实 ,只有将农村、农民、农业融为一体 ,通盘考虑 ,全局把握体制化农村发展模式才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突破口 ,是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原动力。探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 ,更为科学、富有实效的体制化最佳农村发展模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6.
以描写地方风俗著称的作家沙汀和赵树理,在他们各自的作品中给我们展示了两种有趣的民俗文化现象——“吃讲茶”和“吃烙饼”,前者是川西北的地方风俗,后者是晋东南的传统习尚,均是这两地乡村百姓进行评理的一种特殊形式。两位作家不失时机地捕捉住了这两种妙趣横生的民俗文化现象,恰到好处地把它们镶嵌在自己的艺术画廊里。这对于我们观照中国民俗文化的特质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7.
依法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依法引导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依法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48.
当代澳大利亚土著女性作家多丽斯·皮金顿的<漫漫回家路>将空间作为一种书写的文本进行编码,演绎出殖民者想像空间的意图以及他们通过空间异位进行殖民的欲望历史,体现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一种辨证关系和文化互动.土著人所遭受的空间异位以及由此产生的身份认同感和文化失忆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殖民者在殖民化过程中所宣扬的神话,从而折射出空间的政治意义和权力内涵.  相似文献   
149.
李旭先生说他研究唐宋词只是“业余棋手” ,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唐宋词研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他的新著《唐宋词研究》 (延边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 9月版 )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即使不看正文内容 ,而只读一下书后所附基本完备的“读词书目” ,也可知著者是花费了相当的工夫。再看其上卷所选 1 6家作品细读以及各家小传的撰写 ,特别是“读词理念”对各家词特色的揭示 ,也绝对是对词学深有研究的人才能完成的。首先是著者对作品的细读工夫就不能不让专研词学的人深表钦佩。搞古典文学研究的人特别注重实证。注重实证当然是一个很好的学科传统 …  相似文献   
150.
一、现在为什么要谈文明史今天人类正处于历史的巨大转折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兴起的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史观。继之兴起的是60年代经济高度增长期中站在新古典派经济学立场上的经济增长史理论,以及计量经济史中出现的历史的数量化。到了7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问世,通过1973年的石油危机等,从以往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经济史向生活史和社会史的范式转变,在对第三世界的日益关注中出现了全球性历史观点“近代世界体系”论。在80年代,日本的崛起,围绕日美摩擦等,开始引起对日本文化和日本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