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正>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处湘西南边陲,是全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境内拥有苗、汉、侗、瑶等13个民族共26万人口。在2000多年的生产生活中,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  相似文献   
22.
艾军  柳碧悠 《民族论坛》2007,(7):I0006-I0006
<正>城步地处湘西南边陲,是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2000年的历史沉淀,为它孕育了傩戏、打泥脚、蓑衣舞等灿烂的民族文化。面对这样一座文化宝库,我们是让它深锁山中,自生  相似文献   
23.
在中国职权主义司法的语境下,审判正当性的获得源自于"法律适用模式",这一模式将审判正当性系于法官能够严格适用法律,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且无法承受现代社会之变,日益暴露出其局限性和脆弱性,审判正当性的传统维系面临着现代危机。审判沟通模式乃是基于哈贝马斯的"沟通理性"理论,着力弥补传统的法律适用模式的缺陷。在进行审判理念与制度的重构时必须基于法律适用模式,在此基础上引进新的审判沟通理念,以调和法律适用模式带来的审判正当性危机。审判沟通模式包括诉讼和解、简易程序、证据展示与交换以及诸如量刑建议在内的体现当事人双方沟通对话的制度设计。在此基础上,行政诉讼调解具备了正当性。  相似文献   
24.
天道价值是在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和人的主体性精神不断高扬情况下,对人与自然价值关系重新定位。这一新的价值关系是对人道主义价值观的超越与扬弃。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由重视自然的工具价值到重视自然的内在价值转变;在人与人关系上,由人的主体性向主体问性转变,即由人际价值向种际价值和代际价值转换;在思维范式上,实现由主客二分到存在共生论的思维方式转变。这一天道价值观的提出对于我们目前正在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建设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5.
论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1929─)所建构的交往理论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诸领域产生很大的影响,商谈伦理学(Diskursethik)在其交往理论体系中,占据着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地位:从理论上讲,哈贝马斯试图通过商谈伦理学的建构完成他的以理性为基础、视语言为主体间相互理解的中介和交往行为相互协调的机制的交往理论的理论论证过程;从实践上讲,哈贝马斯试图以商谈伦理学的建立,将理论的交往理性扩充到实践的交往理性,完成他在哲学上所进行的“范式转换”。它无疑为走出传统伦理学的困境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26.
文坛上有一种共识 ,魏晋时期道家盛行。竹林七贤标榜老庄 ,蔑视现实 ,放浪不羁 ,在思想倾向上应接近于道家。但在阮籍、嵇康放浪形骸的外衣下 ,掩藏的依然是关注社会现实 ,希望建功立业的儒家理想 ,因而在思想本质上应属于儒家。也可以说 ,在众多失意后消极反抗的文人中 ,儒家理想虽然被深深掩藏 ,但依然凌驾于一切之上。  相似文献   
27.
语用学的语境包括三个因素,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民族文化传统语境。上下文语境包括口语上下文语境和书面语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包括时间、地点、话题、场合和参与者。其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话题和场合,以及主观因素参与者,都对语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于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它包括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价值观等文化方面因素。要进行成功有效的交际,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28.
艾军  杜玉蓉 《理论界》2007,(4):121-122
通过剖析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提高思想认识,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明确中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改革课程设置;建立体育教学评估工作小组,并加强领导;合理安排教材,提高运动场、馆的综合利用率等措施,以进一步探索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实施体育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29.
自首,作为一项可以减轻或从轻刑罚的刑事制度,它在实践中的有许多种的具体情形。我国现行刑法第67条只规定了自首的基本定义,分清了两种不同的自首情形,同时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发布司法解释又进一步细化了对自首的认定,但这依然不能保证实践中对自首情形的认定。结合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从实际情况和立法精神出发,着重对实践中碰到的七种情形进行分析,来正确认定自首。  相似文献   
30.
刑法解释方法的运用规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解释的方法多种多样。学者们以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提出了十余种法律解释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理解释、体系解释、法意解释、扩张解释、限缩解释、当然解释、目的解释、合宪性解释、比较法解释、社会学解释和类推解释等。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制约下,除类推解释以外,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