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邮政编码调整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现行邮政编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行邮政编码资源的使用情况,提出了调整邮政编码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给出了三种邮政编码调整方案,并对每一调整方案都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风险分析,可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邮政经历了政企合一到政企分开的历史进程,逐步从低水平走向高水平.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的繁荣给邮政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2003—2014年邮政企业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利用索洛余值法和Eviews软件,研究技术进步对邮政发展的贡献率情况,并通过对各要素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邮政科技进步的特点和趋势,最终对邮政发展相关问题提出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3.
管制治理、管制激励与管制绩效关联结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春荟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11-17
在对中国电信产业管制改革进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讨论管制治理、管制激励与管制绩效的构成要素与关联结构,提出了一个表达管制治理、管制激励与管制绩效关联结构的管制框架模型,并应用结构方程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统计性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改善管制治理对提高管制绩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快递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科学技术实力的不断上升,我国快递业的行业规模和企业信息化水平也随之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快递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空缺与行业的发展规模和信息化水平严重失衡,制约我国快递行业及其信息化向更高水平的迈进.因此,为尽快打破这种失衡现状,通过结合快递行业的特点和其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及其他行业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具体分析了快递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了快递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并且最后就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实施也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邮电大学学生数据为基础,以大学生各个学期的学习成绩作为其人力资本的衡量指标,探索大学生学习成绩对其职业生涯关键时点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选择不同毕业去向的学生的各个学期学习成绩不仅均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且通过学习成绩,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出其大四毕业时职业生涯起点的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工作。与此同时第二学期的学习成绩的预测正确率最高,也表明了大学生第二学期的学习成绩在其整个学习过程和毕业去向的选择中有着显著的指导性作用,是大学生职业生涯选择的关键时点。文中还进一步分析了这一影响发生的机制及其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即应从第二学期开始,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切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 相似文献
6.
7.
现将投射偏差模型框架引入服务类耐用品消费者均衡中,从理论上阐述投射偏差如何会导致消费者在服务类商品消费时无法达到效用最大化。研究采用实验和实地调研的方法,一共有251名人员参与了实验与调研,分析上网体验对于未来一年宽带的支付意愿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人们在体验上网前后对于信息的认知状态有显著差异,没有上过网的人会基于当前的认知状态而低估未来一年宽带的效用,其支付意愿明显低于上过网的人,投射偏差在服务类耐用品的消费均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展现了一个将消费者作为价值传导和度量核心的价值系统,将价值创造扩展到一个包含企业输入和消费者输出的过程,并阐释了其价值传导和占有机制。区别于战略定位和以往的资源基础观点(RBV)研究等生产导向的战略视角,将战略视角集中到需求端,提出了一个通过控制需求端来影响价值创造与获取,构建竞争优势的新企业战略。不同于关注消费者决策和产品属性的研究,阐述了一个基于知识和价值转化能力的消费者感知收益框架,从消费者本身分析了其在价值系统中枢纽作用与特性,从而为企业审视消费者的价值输入与输出特征,并制定企业战略,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9.
我国第三方网络支付存在的信用风险逐渐显现,这既造成了交易各方的利益损失,也增大了风险监管的难度。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得出法律制度因素、用户信用记录、交易资金安全性和沉淀资金处理情况对第三方网络支付的信用风险影响相对较大,利益权衡类指标普遍影响偏低。因此,我国信用风险防范亟需创新管制思路,构建权责统一的信用体系;发挥信号传递作用,提高监管效率;设计激励相容的动态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以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显著提升企业价值,并且提升作用具有长期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可以通过降低企业杠杆率和企业融资成本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加;异质性检验发现,与东部地区相比,数字金融对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价值提升效应更为显著,表明数字金融的普惠特征较明显。此外,对金融市场实施强监管与弱监管相比,加强金融监管更有助于发挥数字金融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