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论需要的螺旋体动态结构范和生需要是一切社会心理的出发点,也是它的终点。研究需要或社会需要,对社会心理学具有决定性意义。古往今来,人的一切活动,无非是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需要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不可缺少的杠杆之一。人类所创造的千奇百怪的物质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群体在壮大,他们的越轨行为也不断凸显并成为当前社会治理难题.针对越轨农民工复杂而嬗变的社会心态,其矫正治理既要正向发挥市民、传媒、政府等的帮扶作用,以营造健康社会环境平衡他们的心态;又要将农民自身的传统观念与当前城市文明相融合,积极培育其现代人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通过调适与恢复治理最终提升越轨农民工的社会归属感,从而维护社会心态的健康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土地流转制度是对农村土地生产方式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以往的农村土地制度只解决了“耕者有其田”的问题,而没有解决“土地尽其力”的问题。土地流转的“革命性”具体表现在: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钥匙,是通向城乡一体化的桥梁。文章在全面论述农村土地流转变革性意义的基础上,对流转下的土地确权问题、土地制度的立法问题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论民间组织的主要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组织作为对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领域的一种补充形式,其所具有的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合法性、自治性及志愿性的特点决定了它能够发挥越来越重要及广泛的作用,其对社会的各种功能也日益凸显。文章结合不同学科领域视角下的民间组织的作用和地位,着重探讨了民间组织的几个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乡村共同体重建与农村文化生态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体是具有关联性的人类群体平等共处、利益共享、和谐共生的生活形态。随着当前农村改革进程的推进,现代政治制度、市场经济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渗透,不断瓦解着传统的、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基础上的、高度集体化的农村生产与生活共同体,但也为重构新型乡村共同体提供了现实基础、动力支撑以及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通过推动乡村治理科学化、壮大农村合作经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加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等途径重建乡村政治、经济、伦理和文化共同体,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下乡具有现实的实践需求、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撑,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资本下乡不仅是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还必然受到诸如政府动员逻辑、村社自治逻辑以及农民自主逻辑等非市场逻辑的影响.在国家政策关照和政府指导下,城市资本与乡村社会开展了自主经营型、内外合作型和项目运作型等村企合作实践.然而,资本下乡始终脱离不了农民权益保障这一核心主题.借助"理想类型"研究范式,构建出政府归位、市场到位、组织补位和农民主位的"四维一体"乡村振兴模型,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民组织化、保障农民财产权利、完善村企合作治理机制,进而实现村级自治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城市资本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7.
范和生  李三辉 《理论界》2014,(4):183-185
20世纪后期以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生活网络化的进程,促使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信息社会或网络社会基本形成。新媒体不仅引发了信息传播渠道和方式的多元化变革,还带来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深刻变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它重构着个人与社会的作用方式、个体与群体的互动方式和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于既往以村庄为乡村振兴实施单元的传统模式,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加快县域城乡融合、促进县域共同富裕与完善县域治理体系的内在逻辑。囿于国家介入有限与基层行为偏差、城市发展偏向与乡土卷入风险、工商资本嵌入与公共利益缺失等实践张力,县域乡村振兴面临着多重阻力。应通过规划引导、机制转型、治理重塑与要素支撑等途径,完善县域乡村振兴规划,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打造城乡治理共同体,增强县域内生动力,以全面推进县域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与农村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