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7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度”和“关节点”是质量互变规律中两个重要范畴。两者既有紧密联系,又有严格区别。但是,在我国一些哲学著作和论文中,常看到一些同志将“度”和“关节点”等同起来,认为度就是事物由量变到质变转化的关节点。近年来虽有一些同志对此提出过异议,但正式发表文章为数甚少。我认为这种把“度”和“关节点”等同起来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浅见,就教于理论界诸同志。 人们对度和关节点的看法由来已久。早在古代我国和外国的一些思想家就有过种种猜测和议论,提出过某些合理的命题。例如:“乐极生悲”,“否(读若痞,坯卦)极泰(好封)来”(《易经》)  相似文献   
32.
改变思想方式,以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理论问题,本刊拟从这一期起开辟专栏,展开讨论,希望大家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33.
李达同志逝世到现在,已经二十年了.如果说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是给人类带来火的光明与温暖而自己却备受磨难的英雄,那么李达则是将马克思之火带给中国人民而无私地献出自己一切的革命先驱者之一.他在中国社会变革最激烈的年代里用笔和舌战斗了一生.他既是一位满腔赤诚热爱人民的革命家,又是一位富于开拓精神、具有严谨态度的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卓有成就的教育家.在他坎坷而又丰富多彩的一生中,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无限忠诚.半个世纪以来,他始终信仰马列,追求真理,为主义而献身.他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忠贞不渝的精神,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将永远鼓舞人们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34.
商孝才同志撰写的《刘少奇哲学思想研究》一书,于刘少奇诞辰95周年之际,由宁夏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我国起步较晚的刘少苛理论研究方面的又一崭新成果。该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主线,将刘少奇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问题所写的报告、讲话、书信和专著中的哲学论述,加以提炼、概括,就刘少奇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及其在各个时期、各个方面的运用与发展,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这就使得该书不仅立论点高、系统性强,而且以其理论探讨的广度,深度和分析论证的密度,达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就理论研讨的…  相似文献   
35.
在研讨邓小平哲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时,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议论:邓小平同志无疑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可未必是一位理论家。因为他的理论“没有使用专门的哲学术语,”他的著作“没有专门的哲学著作。”  相似文献   
36.
刘少奇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与贡献荣开明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夺取了政权之后,究竟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本世纪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刘少奇为了解决这一课题,沤心沥血,付出了辛勤...  相似文献   
37.
论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主要依据;回答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38.
对于思维资源的开发,十多年前我曾陆续发表过一些意见(见《求索》1985年第5期。《江汉论坛》1986年第2期、《学术论坛》1986年第1期)。1989年又曾与赖传祥、刘宝三、李明华等合作,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现代思维方式探略》。还与陈金清一道参与了由田运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维辞典》的部分条目的编写工作。随着近些年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脑、信息网络的广泛运用,深感有再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和呼吁的必要。下面拟就其中的三个问题谈些个人浅见。一、开发思维资源是当代人类…  相似文献   
39.
荣开明 《学术论坛》2008,31(2):43-48
文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的内在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形成、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及其构成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的关键等四个问题提出了自身的看法.  相似文献   
40.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相结合”的重大新论断。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两个相结合”又被总结为我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从理论层面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原来的“一个相结合”扩展为“两个相结合”,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及其实现路径的丰富和创新性发展,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而且也提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四个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为什么要将“一个相结合”变成“两个相结合”?“两个相结合”有何区别、联系和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无现实可能,二者各处于什么样地位、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在新的征程中怎样继续推进“两个相结合”?这四个问题需要我们联系实际做出理论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