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93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37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91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507篇
社会学   99篇
统计学   3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台港新儒家学者唐君毅非常重视中国艺术精神的阐发及重建。从道德文化哲学角度,他把艺术精神理解成道德精神之"用",显出浓厚的儒家本位的立场,但当他悬置"道德理性",论中国艺术"虚实相涵"之特质,"生化无穷"之"化"境,都深契于庄子哲学,并呼应着他早于徐复观近20年提出的道家"纯粹之艺术精神"一说。唐君毅对"郭象注庄"之"自然独化"一义的延伸阐发,揭示出庄子之"道"实通于中国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42.
快乐王子     
在埃及一座城市的街心广场上,有一座大型喷泉,喷泉后面耸立着一尊塑像。那是一位王子的塑像,他身上贴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眼睛是用两颗蓝宝石做成的。手中的剑柄上嵌着一颗大大的红宝石,灿灿地闪着红光。王子的脸上永远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快乐王子”。  相似文献   
143.
加快城市化步伐是西部开发的重要途径,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的道路应是重点发展中等城市,而不应是重点发展大城市,或农村小城镇。  相似文献   
144.
145.
尚宝英  赵建伟 《老人世界》2010,(9):F0002-F0002
7月18日至8月8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梁滨在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谢计来,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部局局长张增良,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史双胜的陪同下,冒着酷暑,代表省委、省政府列在北戴河疗养的50多位省级老领导进行了走访慰问。向各位老领导送去了保健慰问品和慰问金。  相似文献   
146.
美国的双语教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美国的双语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说明双语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涉及到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诸多因素.了解美国的双语教育对正确认识中国当前正在进行的英汉双语教育实验,确定中国未来的教育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7.
习语隐含的文化信息是习语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关乎能否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通过详细分析习语翻译例子,对比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异同,从两种语言文化匹配程度这一新视角探讨英语习语汉译的最佳策略,有利于教师跨越文化障碍,提升习语翻译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8.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统一.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必须改变自己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为.消费者通过改变自己的偏好,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物质产品和服务来降低对物质资本的使用和废物的排放;生产者通过技术进步,清洁生产和循环物质等方式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制度激励在改变消费者的偏好及生产者的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9.
150.
藏彝走廊西部边缘为滇藏缅交界多民族聚杂居地区.历史上,傈僳族在文化交流中处于相对强势,形成同区域内其他民族对傈僳族文化普遍认同的历史传统.20世纪以来,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等对基督教文化的认同,加速与强化了对傈僳文化的认同趋势,增强了宗教认同、民族认同与区域认同三者之间在不同场景中的变动性,其中以混融并超越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的区域认同为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