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6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81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356篇
人才学   90篇
人口学   62篇
丛书文集   1137篇
理论方法论   440篇
综合类   2652篇
社会学   354篇
统计学   52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175篇
  1987年   155篇
  1986年   134篇
  1985年   100篇
  1984年   113篇
  1983年   160篇
  1982年   128篇
  1981年   133篇
  1980年   145篇
  1979年   76篇
  1978年   22篇
  1959年   20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41.
种族、语言和宗教认同在最近 1 0年浮出水面 ,现代国家制度处理多元文化的能力面临挑战。这样 ,多语模式作为对这一挑战的回应 ,在有关联邦制的实证研究中已成热门话题。这种研究与对联邦制的古典研究形成对照———古典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在制度上对国家及其各组成单元之间的权力进行划分。在这里 ,语言扮演着双重角色 :一方面是作为不同政治主体之间交往协商的宽松纽带 ,另一方面是作为深厚的意义体系而承载着历史、宗教、文化、礼仪和记忆的负荷。印度和瑞士相当成功地适应了多元语言状态 ,通过对比这两个案例 ,本文研究语言的上述两面性 ,并讨论宪政手段和政策工具让一个现代国家在面对多元种族挑战之时如何使地区的差异性和国家的统一性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542.
本文把印度国家发展主义看作一个排挤过程 ,天主教渔民的行动则是对完整公民权的重新诉求。在印度南海岸 ,后殖民国家一直在进行着融合与分化。作为发展势力的国家把手工渔民界定为工业化国家之外的经济社群。作为世俗势力的国家则把他们界定为印度教主流之外的天主教社群。我认为这两种交叉的社群形式都与经济和文化主流格格不入 ,这决定了天主教渔民与国家的关系 ,使他们丧失了完整的公民权。但是 ,我想说 ,天主教手工渔民并没有反对国家而要求文化自治 ,他们利用并改造了国家的范畴 ,以要求经济公正和完整的公民权。本文认为 ,他们通过要求作为印度国家公民的正当权利来应对世俗发展主义对他们的排挤  相似文献   
543.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具有自身的特点,并随着国家的形势和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也许埃及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就是国家之间独特关系的范例。过去,我们一直在谈论埃中关系如何悠久,谈论两国之间的互助倡议以及对对方问题所持的原则立场。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各国的立场和政策均发生了变化,国际政治的传统概念也过时了,确切地说,是部分传统概念过时了,而另一些概念又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544.
“本土知识”和“公民科学”分别代表出现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两套话语。本文比较这两种传统的异同 ,探讨它们如何代表不同的知识体系以及“他者”视角与现代科学的联系。说到底 ,“本土知识”论强调不同知识体系之间的概念、道德差异 ,而公民科学说则强调它源自与“专家”体制生产的科学的直接联系和对立。可是还有一种说法 :一切知识都是社会的产物。这种说法抹平了本土 /科学、外行 /专家之间的差别 ,将其归入各种不同的视角 ,以及不同社会主体因地制宜的实践。按这种说法 ,以上两种观点就都不大站得住了。然而不能因此掩盖知识体系间对立方式的真正差异 ,也就是那些反映着社会关系、科学实践以及它们生长于其中的制度史的差异。本文通过加勒比海地区 (特立尼达 )和西非 (几内亚 )猎人与国家公园的两例个案探讨这些差异 ,说明从一样的社会、历史关系中如何产生了“本土”、“市民”这样的分类。  相似文献   
545.
理论和方法论二者齐头并进,社会学于是取得进展。社会学理论研究途径的多样性,在方法论的多样性上得到反映。“定量的”和“定性的”两种方法论之间的区别的贴切性已经消失或大大削弱,也许,把方法论作“上延的”和“下伸的”区分较此更有建设性。但须注意,这二者又是互补的,可以结合起来在同一研究项目中运用。所有的方法论均具有一种“非普遍”的性质,虽然又都各有特定的应用范围。多方法的分析的价值在于获取稳定的结果并开创子学科之间的交流。本文为通用的社会学研究程序提出四个“经典性”的步骤,并加上了两个往往不明显的基本步骤:信息在研究过程中的初步转换和最终转换。  相似文献   
546.
列宁在其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经常把这一本书同《资本论》加以比较。这种比较对研究《资本论》的逻辑问题,乃至对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逻辑学,都具有重大意义。将《精神现象学》同《资本论》加以比较,也是这样。 在《资本论》中,也和在《精神现象学》中一样,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两种上升方法,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一个统一的认识方法。  相似文献   
547.
绩效测量能够加强责任、改善绩效,但是,为达到其中的一个目的所做的安排却可能并非实现另一目的的理想途径。绩效测量涉及以高尚的借口从“生产”中汲取资源用作一般管理费用,但是却不能促使金钱产生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48.
1984年8月,我给刘志霄所著《维吾尔族历史》(上编)作代序的时候,曾希望他在完成《维吾尔族历史》(上编)的基础上,“更加努力地继续完成自己的这项很有意义的学术工作,编写出更多、更好的各种体裁的维吾尔族历史著作来”.十年之后,刘志霄完成了他的第二部力作《维吾尔族历史》(中编).我这些年来,随着年事渐高,尤其是在解脱了具体行政事务之后,闲暇时间,常常喜欢阅读些历史著作,思考点历史问题,还不时地同这方面的学者、专家作些有益的交谈,以求得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我把自己的阅读心得、思考结果以及交谈内容逐一规整,相继  相似文献   
549.
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社会转型是调整所带来的出乎意料的后果",认为20世纪末的世界所发生的重大而且持续的转型──持续的经济增长、持续的民主革命、新的集团和新的认同以及普遍的环境危机等──并不是普遍性的进化原则决定的主要趋势,而是国家和国家集团短期调整行为不断积淀而意外地造成的后果。文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五个调整阶段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550.
社论     
《国际社科》本期和下期(英文版总139—140期;中文版1995年1—2期)集中述评社会学学术研究的现状。两期中发表的文章,均来自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与布莱克韦尔出版公司合作出版的 《当代社会科学丛书》的首卷。这套丛书每年发行一卷,从国际角度纵览社会科学各核心学科的学术现状和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