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0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91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吕槽与关学     
萧陂 《船山学刊》2007,(4):87-89
吕柟是明代中期关中地区的著名理学家,长期以来,其学派归属问题在学界聚讼不断.本文从其生平与学术生涯的探讨入手,进而辨析了学界对关学概念的不同界定,提出应对关学作三层划分,吕柟虽然是关中地区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但其学不属于张载的关学学派,而来源于薛瑄河东学派之程束理学.  相似文献   
22.
正自学龄而至颓龄,余始终纠结着自家乡迄西的一条以黑色为信仰对象的地名,特别是水名——清江、黔江、乌江、简称黔的贵州……并伴随着一条并列的以白色为信仰的相应地名——酉水、白水、酉洞(卯洞)……这条文化线上的人物、事件及其他相关文化事象,都无不引起我的省思。拜读石朝  相似文献   
23.
作为近代诗坛上的两大诗歌流派,湖湘诗派主"诗缘情"说,以《骚》心《选》旨为宗;宋诗派好尚理趣,长于议论.然二派诗歌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咸丰、同治间,曾国藩好古尚雅,兼取魏晋之诗,并与王闿运等有过密切的交往;"同光体"诗人陈衍所谓的"荒寒之路"与王闿运"不关载道"之言相通,沈曾植破"三关"说又上及元嘉之诗;湖湘派诗人诗歌为求新奇,时发议论,也旁资考证,邓辅纶之学老杜诗、邓绎不废以文为诗、龙汝霖之好韩孟皆与宋诗相近.湖湘诗派与宋诗派在倾向上的接近,反映了近代诗歌逐渐走向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24.
几天后。杨志接到了蓝芳的电话。她在那头平静地说:“杨志。你肯定以为我给你的那两百万元是勒索得来的。遗憾地告诉你.那真不是我做的。我所做的。只是在知道沈梅勒索别人后找她要了几百万元而已。”  相似文献   
25.
礼物交换充斥于人们生活的始终,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并且,在春节这样一个超常规的时空中,它更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特殊社会现象.礼物运行在春节期间强化着村民的特殊权利义务时空.通过调查访谈,了解春节期间礼物交换的种种现象,对礼物的社会生命进行现象学归纳、符号学解读,试图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去剖析春节送礼的独特话语系统,并对春节送礼传统的现代化走向作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26.
速写人生     
人生,其实就像速写一样。画是对真实生活的静态写照,生活又是画的动态表现。每天,每个人都会在晨曦中拿起自己的画笔,在薄薄的速写纸上描摹自己崭新的一天。  相似文献   
27.
土家族《梯玛歌》的哲理思维初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家族《梯玛歌》的哲理思维的内在动力机制是灵魂需来,心理激活是臆造探索。思维模型是整体构建,思维定格是动态反对;它的功能目标是塑造人的自我中心,阐释人对宇宙无限的终极答案,延伸人的生物本能;它通过树立坚决的决心和信心、完善和谐社会、崇尚艰苦奋斗来实现其目标,具有极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8.
她在前夫犯罪被判20年徒刑后,另组家庭。几十年后,年逾古稀,无依无靠的前夫找上门来,要求与她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29.
30.
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点,曾较长期地坚持以“中国辩证法史”作为集体科研的一个重点课题。最初的动念,是基于对“文革”10年中形而上学猖獗、斗争哲学横行这一理论思维教训的反思,试图通过历史和现实的思想矛盾运动的深入总结,重新发掘民族传统中的哲学智慧资源。为此,我们依靠集体的持续努力,在80年代中多少取得一些进展。首先,系统整理了有关古代及近代辩证法史的文献资料,奠下一定的史料基础;其次,就辩证法史研究中一些特殊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一些共识;同时,以此为专业方向培养了多批研究生,指导他们完成了多篇学位论文,积累了一些专人、专题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逐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