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中西信用思想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东西方历史发展道路的不同,形成了东西方“信用”概念的一定差异。中国传统德性诚信机理和西方契约性质的互惠信诺机理不同,前者更多建立在人格自律基础之上,守信更多依赖于人格良心;后者更多建立在人们的契约关系及观念之上。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创新,应该既着眼于对信用理念内在德性自律引导的挖掘,又要致力于信用的外在制度机制安排和他律强制性规则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道德就其本性说是以"自律性为基础"的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这种特性决定了道德作用的特殊方式,是以积极引导为主的内在引导与外在引导约束的辩证统一。道德评价根据内在构成的层次性决定评价对象的价值层次性。  相似文献   
13.
葛晨虹 《河北学刊》2005,25(4):90-92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生活理想,也是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设定的发展目标。目前,作为执政理念的和谐社会发展目标已经确立,但相关理论支持还未完全到位。我们有意选择安排了"和谐社会与伦理"这样一个主题栏目,以期对"伦理视野中的和谐社会"进行相关的探讨。《论和谐的理想与道德》一文对中国传统和谐、和德思想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资源梳理和现实分析;《社会公正理念与社会和谐》对和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公正理念内涵做了"平等原则"、"对等原则"、"补差原则"的定性分析;《和谐社会需要倡导的公民美德》注重对同和谐社会相吻合的公民美德范畴进行了论述,而《农民流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则对一个在伦理学研究中关注很不够的社会问题进行了独到的探讨。这些讨论从宏观、中现、微观等不同层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相关问题做了伦理视角的独特思考,虽然只是几个视点,但如果能够对有关和谐社会的学术讨论起到一定积极促动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和思考,也就达到我们大家的初衷了。  相似文献   
14.
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构成了以研究客体自然为中心的认知理性,也即科技理性,也形成了以研究人类及其社会应然规划为中心的人文价值理性,也即道德理性。两种理性各具魅力和独特功能,共同构成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理性能力。两种理性在本质上是合一的,在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应当整合起来而发生作用,解决"真"问题的认知理性从来都是在善价值理性指导下才有益于人类,也只有在人类主体的道德价值理性选择中,事实世界及其物质成果才有其合理的存在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