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26篇
综合类   16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本文试用接受美学的观点,重新审视文学史上的李杜优劣论。历代读者由于受当时社会风气、政治观点、审美思潮及读者个人审美趣味、文化修养等因素的影响,对李杜有不同的评价。正是不同时代的读者对李杜的不同理解和误解,才使得人们不断地创造着、生发着对他们作品意义的新的阐释。李杜诗歌正是在读者这种不断理解和误解的过程中,其作品意义在不断地产生“层累”式的迭加。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他们的作品才在一代代读者的心中得到了永生。  相似文献   
22.
李白诗歌与庄子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与庄子有一种特殊的关系。不仅李白的思想曾受到《庄子》一书的巨大影响,就是李白的文艺美学思想及诗歌艺术风格,均与庄子有密切的师承关系。李白的诗歌与庄子的文章,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明人胡应麟说:“千古词场称逸者,吾于文得一人,曰庄周;于诗得一人,曰李白。知二子之为逸,则逸与神,信难优劣论矣。”(《诗薮.外编卷四·唐下》)明人杨升庵也说:“庄周、李白,神于文者也,非工于文者所及也。文非至工,则不可谓神。然神非工之所可至也。”(《杨升庵外集》转引《李白集校注·丛说》)胡、杨二人均指出庄子文与李白诗的特点是“神”与“逸”,虽说得有些飘渺玄妙,我们还是可以体会的。“神”,是指其文章诗歌高超绝妙,无与伦比;又指其诗文神韵隽永,含蓄不尽,耐人寻味。“逸”,是指他们才华横溢,诗思奇纵,感情逸荡,文笔横肆,往往逸出法度之外。这些特点,都与他们的美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
在代诗人中,李白是思想较为复杂的一个。虽然在盛唐三大诗人中,他与杜甫、王维三足鼎立,分别有“诗仙”、“诗圣”、“诗佛”之称,然而,他的思想决非仅只一个“仙“字(即道家思想)所能包括的。儒、道、名、法、游侠,纵横、佛教、兵法、阴阳、杂家各种思想均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反映。至于他的指导思想,过去都倾向认为是道家思想。诚然,道家思想在李白思想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道家的美学思想,形成了李白诗歌自然奔放的艺术特色,若论起政治思想、人生态度,在李白世界观占指导地位的,还是积极入世、希冀建功  相似文献   
24.
唐代的中原作家之多、流派之众,属唐代之冠.杜甫就是唐代中原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伟大诗人杜甫之所以在中原出现,与中原文化底蕴深厚有关,更与唐代作家群体的强大的阵容和与之所产生的浓厚文化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杜甫与唐代中原作家群体和流派之间形成或承继、或交流、或影响等各种关系,进一步促进了诗及盛唐文化的发展.深入研究杜甫及中原作家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全面了解杜甫在唐代诗歌发展中的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和独特贡献不无帮助.  相似文献   
25.
李白诗歌与唐代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白诗歌与唐代文化精神葛景春诗歌是文化的一种,它不但要受到文化其它因素的种种制约和影响,而且还是文化的一种反映和表现。如果说文化是一个大系统,那么诗歌就是文化大系统中一个子系统。子系统是大系统的一部分,同时它与大系统的其它各部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  相似文献   
26.
论李杜五言古诗之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景春 《中州学刊》2006,2(5):237-241
五言古诗是李、杜最常用的诗体之一,是五古的“唐体”代表作品。李、杜都对历代的五古做了全面的继承与发展,但二人的风格却全然不同,对五古的历史贡献也各有区别。李白继承和发展了五古的“兴寄”传统与语言自然而有风骨的优长,利用古乐府诗的形式,加以革新改造,寄寓了新的精神,是对唐以前五言古诗的全面总结与提高,是为集成;李白的分体意识薄弱,在五古中不避对偶与律句,而是任其自然,故体近《选》体诗。相对而言,杜甫具有明显的古、律不同体的分体意识,有意将古体与律体自觉分开。他用五古来言志叙事,而用律诗来写景达情。他力避在五古中用对偶和律句,多用散句或以文入诗,是自觉地作古体诗,故其五古具有汉魏乐府的“直陈其事”与古诗古朴质实的特点,与初盛唐有律化倾向的五古相比,具有明显的变化,是为新变。  相似文献   
27.
李白嘲孔辨     
关于李白反孔的观点,近年已有不少文章予以驳正。但是,李白嘲孔说,至今还相当流行。每当谈到李白的《庐山谣》,即使认为李白不反孔的人,也不免认为他敢于大胆嘲孔。《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主要描写了庐山及长江的壮丽风光,表达了他想重新过“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隐士生活,以及见仙人,朝玉京,汗漫九垓,遨游太清的幻想。头四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一向是指称李白嘲孔的根据。这里不  相似文献   
28.
李白与唐代酒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与唐代酒文化葛景春一唐诗与酒酒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颇有份量的一席之地。尤其在中国诗歌中,它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吟咏对象之一。唐以前的诗人中,在他们的诗歌中几乎没有不言酒的,像魏晋以来的著名诗人,如曹植、阮籍、嵇康、陶渊明等,都是以饮酒、咏酒驰名的。诗至...  相似文献   
29.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最具有开放性眼光,最富有自由意识和个性解放精神的,应数李白。他受了庄子的影响,屡屡以大鹏自喻,但他并不满足于庄子的幻想中的自由而努力争取现实中的自由。他一生的最大理想就是“安社稷”、“济苍生”,这具有先秦儒家的理想主义色彩。他对儒家思想采取扬弃态度,扬其积极进取,关心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  相似文献   
30.
李白由东鲁入京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之研究李白者,曾认为李白天宝初应诏由南陵入京,我们对此有些怀疑。 一、天宝初李白并未寄家南陵 在李白的生平中,大家曾认为他在天宝元年入京前,曾南游会稽,寄家南陵。但查李白同时代人及唐人的记载,如李阳冰《草堂集序》、魏颢《李翰林集序》、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范传正《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及杜甫、高适、任华等人诗文,都不曾说李白在天宝初入京前曾到过南陵、会稽。只是到了李白死后将近二百年的后晋刘昫的《旧唐书、李白传》中才说:“天宝初,(李白)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又因《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