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6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211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Human capital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ort related R&D spillovers . In foreign literature,methods employed in analyzing 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R&D spillovers often involve the following ones . Analysis of interaction effects between human capital and technology import variables : it measures the size of foreign R&D spillovers by directly using technology import variables . Its results are ambiguous . Analysis of interaction effects between human capital and foreign R&D stock :it directly calculates the size of foreign R&D stock,Its results are ambiguous likewise .Estimating absorptive capability :it directly estimates the size of the absorptive capability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ts results indicate that raising the education level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very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ir absorptive capability .Case study :it presents a case about the spread and spillover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cross countries .One of the most robust findings of this method is that high levels of education attainment a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computer technology spillovers . Threshold regression : it analyzes the thresholdeffect of humancapital on theimport related R&Dspillovers byapplying a special endogenous nonlinear threshold regression model . Its findings suggest that human capital may function as a so-called threshold variable in the import related R&D spillovers . In order to spread existing literature,future research can start with such aspects as improving the measure of variables,paying attention to adverse effects that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spillovers exert on the human capital,modifying the technology by which the model is estimated,and so on.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主要论述了美国自1983年以来,教育改革的中心问题即中学课程改革.新的课程设置主要是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研究和计算机科学.本文介绍了各门课程的国家级标准和基本内容,以及它们各自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03.
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国有企业要走出困境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需要有一支锐意进取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家队伍。因此 ,要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家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立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树立选择企业家的新观念 ,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企业家评价标准 ,不断提高企业家自身的素质 ,发挥企业家的作用 ,使企业家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角。  相似文献   
104.
论我国图书馆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图书馆立法的必要性 ;分析指出了我国图书馆立法的主要依据是我国宪法和国内外图书馆的法令、法规、条例 ;探讨了我国图书馆立法的内容 ;提出了我国图书馆界在立法中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05.
106.
伴随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城市零售业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城市零售体系的空间集聚与分化趋势和业态结构的多样化与多层次性现象日益明显;新旧零售业态的激烈竞争,加剧了社会商业资源浪费和商业空间布局的结构性失衡,引发空间外部性负面效应,给城市管理带来新的问题;需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科学规划和规制来实现城市零售业空间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07.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于真理的选择与理想的确立,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转向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线的前提。文章梳理了建党先驱们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时间线与关键节点,分析了新文化阵营对于实现中国启蒙导向的路径分野,最终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与十月革命的感召下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进而成立中国共产党推动全民族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8.
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犹太人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苏联建立后,列宁的民族平等理论更是给了犹太人以极大的鼓舞。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反犹传统的影响,苏联犹太人并没有完全享受平等,歧视与迫害时有发生。从列宁时代到戈尔巴乔夫时期,随着国家领导人的更替,苏联政府的对犹政策和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无论是对境内犹太人还是苏联社会都产生了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109.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 这是一个十分正确的重大决策。为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亟需了解和借鉴外国的经验。本课 题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当今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前苏联、东欧国家转 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践及其成败原因的比较分析,从中探寻出一些对我有益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0.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党百年奋斗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出发,不断深化各个时期对资本的认知,不断强化和完善适合各个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需要的资本理论,不断探索规范、约束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形成了党关于资本认知的逻辑演进历程。这一演进逻辑依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社会革命层面,提出“消灭资本(重点是官僚资本)”的主张,但也依据当时根据地建设对物资的需要而“利用和发展资本”;进入社会主义革命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和平改造民族资本”,最终实现在社会革命层面上“彻底消灭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然而同时也消灭了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使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型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开始侧重从生产要素角度逐步深化资本认知,最终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有机内容。而通过对党关于资本认知逻辑演进历程的梳理和总结,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资本及其理论,进而证明党关于资本认知的逻辑演进具有内在的理论必然性,体现了马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