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21.
概念与范畴:建设中国特色文艺理论大厦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的世界格局与中国国情决定了本世纪中国的文艺理论只能是拿来的产物:世纪之初在旧文化的废墟上追随欧美,五六十年代别无选择地借鉴苏联,80年代狼吞虎咽式地摹仿西方。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艺理论建设对西方乃至世界的理论成果采取了更加开放的态势,立足于翻译介绍或研究阐发,虽然也结合自身的、当代的文艺实践,进行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探索与改造,但终究未能摆脱别国的窠臼。为此,诸多具有深厚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的专家学者振臂高呼: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在20世纪这样一个中西文化大碰撞的时代,我们未能把握…  相似文献   
22.
函授生自学品行的培养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面授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上感性与理性相结合能培养函授生的自学品格;知识与方法并重能提升函授生的自学欲望;教学中目标与责任的相契能保证函授生的自学效果。  相似文献   
23.
我们知道,马克思在18世纪40年代就已基本确立了自己的美学观点,在这个观点中,马克思为艺术所规定的历史任务是“按照美的规律建造”,认为,只有具备了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人类,才拥有这种建造的特性。18世纪50年代,在马克思对人类基本活动类型作出全面的界定时,马克思坚持了这一观点。在我看来“人类对世界的艺术掌握’与“按照美的规律建造”在内涵与外延上如果说不是完全重合,至少也可说是完全相通的。对《1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读解告诉我们,马克思所讲的这个建造,既要按照美的规律重新安排外部世界,又要按照这一规律重塑人…  相似文献   
24.
比较诗学与文论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诗学研究来建构融通性较强的文学理论成为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重要选择:比较诗学的开阔视野能够实现当代文论状态的融合,透视不同诗学思想的学理可以变革当代文论的范式,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理论建构而存在的姿态成为构筑当代文论大厦的深厚根基。  相似文献   
25.
《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是由著名音乐家胡梅尔创作的,在古典的小号作品当中是最受喜爱的曲目之一。该文章是对音乐家胡梅尔和他的小号协奏曲的简单介绍以及结构分析。对于演奏过程中所需要的气息运用、情感表达、技巧运用进行简要分析,在最后对于整部作品的意义展开分析。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将相关音乐知识与小号的专业实践结合起来,简要地介绍作品的演奏技巧和情感特征,通过对于《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的演奏技巧和情感特征的探究,为《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的演奏者带来了一定的借鉴方案。  相似文献   
26.
米歇尔·福柯对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后结构主义"考古"式历史研究启示怀特采用形式主义方法将历史归结为一种历史修辞,具体体现为:福柯关注历史中的断裂,这启发了怀特将历史视为充满了预构的诗意;怀特从深层借鉴福柯的话语分析对历史进行理性阐释;福柯的四种认识型明显影响了怀特提出的历史编撰学的四种喻体模式.二者从不同侧面论证了虚构在历史建构中的作用,共同摧毁了历史客观性的神话.  相似文献   
27.
艺术形式对人的美感的生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艺术形式能延展人的审美过程 ,艺术形式能增加人的美感强度 ,艺术形式能深化人的美感意蕴。  相似文献   
28.
罗曼·英加顿现象学文学认识论的实质是以客观化、具体化、审美经验、审美具体化反思四个范畴来展示阅读活动的全过程——体验作品的川流不息的意向活动。  相似文献   
29.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关键在于确立“影响战略”:力求扩大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增加值”、努力开发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与客体的共同经验、全面使用多级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30.
文学性不仅已经渗透到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构成了维护后现代状态的重要因素,而且可以促进文学理论范式的变革.对"文学性"尤其是跨学科的"文学性"探究,是文学理论既突破画地为牢又保持紧贴自身、从而摆脱当下危机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