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6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1.
文章从人类面对环境危机发出的环境保护的呼声中,指出环境保护的实质是寻求持续发展的途径,进而阐明环境道德机制的建立将是环境保护中的一项有力措施。因为它亦是环境立法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指针,其实质就是要实现由物到人的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本文着重对科学发展观的运行机制、实现类型、发展动力、实现目标、实现发展的途径等内涵进行探析,以实现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发展是人类追求的主题,关于"人"和"物"的片面理解使现代发展观呈现出有增长却无发展质量及大多数人享受不到发展成果的局限性。人们应寻求科学的发展观,使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古代气论是中国化中一个蕴义复杂的问题。本试图通过一种西方学理式的分析,来展示气论所包含的天之元气、人之体气和艺之气三个层面及各自内涵。围绕气论三个层面天-人-的独立和相互作用格局去揭示中国化中所蕴涵的生命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人类历史永恒的话题。唯物史观指出,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坚持这一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状况,不断对社会发展动力观进行发展和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发展动力观,即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观和胡锦涛的和谐动力观。这些理论抓住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该文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从人、自然、人文精神之关系中提出人类环境与发展文明中的问题与改变这些问题的人文文化出路;道德评价及其标准的探讨只是个开端,若要环境与发展兼得之就必须注入人文文化的保障因素,这是个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低碳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正逐步进入低碳时代,低碳经济正在取代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而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既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也存在着有利条件和机遇。文章认为低碳发展方式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道德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问题已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它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错位。如果我们关注人类自身的完善与幸福,就必然会问:社会发展中人对自然环境的行为怎样做才是公正的或正确的?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谋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将人类的理性视角引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道德价值的思考中来。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