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2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0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28篇 |
人才学 | 11篇 |
人口学 | 9篇 |
丛书文集 | 90篇 |
理论方法论 | 16篇 |
综合类 | 217篇 |
社会学 | 25篇 |
统计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马洪宝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29-32
随着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确立,物化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成为一种十分常见的社会现象。物化的膨胀和物化关系的普遍化严重侵蚀着社会机体的健康,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超越物化的束缚,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52.
53.
儒家天人合一、民胞物与、仁民爱物、各得其养的思想有着强烈的生态意识。儒家的生态意识与现代生态伦理学有很多相通之处。儒家的生态意识对于我国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4.
55.
社会意识形态发展,要求原始的巫觋成为一个专业集团。他们为此开始记诵世系、族谱等,并使祭祀仪式变得更加精致、繁杂,这使得历史意识和礼仪知识能以“旧典”的形式传承,并成为他们职业性存在的依据。甲骨文字的出现是由巫而史的一个重要的契机和前提。史官的职责就是记录祭祀过程和保存卜辞文献,见证祭祀过程,并渐渐进入祭祀的核心。史官最初的意义,首先是依据历史合理性和把握历史的技术,以保证巫觋的职业化,其次是通过对历史文献的阐释而进入现实阐释,从而获得一种世俗的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56.
采用对湖北省随州市和黄冈市30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有相当比例(41.5%)的农村劳动力愿意成为职业农民,当前农村社会并非无人愿意种地,而是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力及其家庭面临“无地可种”的困境。(2)农户生计显著影响其劳动力的职业务农意愿。就生计模式而言,相比于纯非农户,兼业农户中的劳动力更可能选择职业务农;就资源禀赋而言,拥有可代替劳动力的农机具及家庭实际经营耕地面积具有正向刺激作用;就生计状态而言,家庭货币支出压力越大,其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越强。此外,个体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政府农业补贴力度与个体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转入耕地难易程度与个体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7.
邵龙宝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1):83-90
儒家文明是一个世界地缘政治的摹状词.作为政统的儒学,早在"五·四"前后就已崩塌;但作为一种文明体系、文化积淀的结晶,它本来就存活着,而且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儒家文明的生命活力蕴涵在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历久弥新的道统至德中,其仁爱的原精神已经包容和涵摄了西方的科学理性精神,其宏观哲学思想、和谐辩证法可以为唯物辩证法提供动态中发展的文化资源,成为中国人做人的信仰根基. 相似文献
58.
现代性理论对于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对现代性问题的关注意味着在经过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震荡、巨变后,中国文学研究又重新找到了自己的言说姿态和定位,重新肩负起自己应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现代性理论将最终在文学理论、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这三个不同的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59.
插花贫困地区村庄的不同主体在精准扶贫中的心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人口分布区域的差异性以及精准扶贫以项目进村和措施到户为核心和亮点,决定了对精准扶贫研究时必须强调研究区域的类型性以及注重对村庄不同主体心态的分析。基于课题组2016年3月在武汉市H区Q村搜集的精准扶贫经验材料,重点分析了插花贫困地区村庄中的贫困户、普通农户、村民代表及党员、富人、村干部、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中的心态及其原因,并提出要通过政策完善或实践工作来科学引导村庄不同主体共同努力解决贫困户问题,即明晰精准扶贫的定位,改革和完善精准识别和考核机制,健全精准扶贫监督机制,多方面完善精准帮扶机制并发挥“能人效应”。 相似文献
60.
"礼"是制度、仪式、规范、品质,是秩序与和谐,是维护古代道德规范的重要工具,是国家秩序和人之为人的精神和风貌,又是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和社会风尚。"礼"在治国理政中具有枢纽价值;其内在动力是"乐"。礼的实行要遵循"道"的运行,而"礼"的本质,则是彰显"道"的精神。"礼"是人禽之辨的标志;是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志。创造性地转化儒家礼治的思想价值应该从以下若干方面入手:在反思批判的基础上,儒学礼义(仪)可以为当下中国社会的治国理政、淳化社会风尚提供历史智慧;在中西文化比较中根据正义原则超越差等之爱,追求"一体之仁"来变革礼义(仪)文化;要给儒家的"礼"注入主体性,建构法权人格,使人有尊严地生活;儒学"以仁为人之安宅,以义为人之正路"价值和以"敬"和诚信的礼义内蕴可以用来消解西方以"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构建以"我们为中心"的道德和利益一致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