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9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如何正视小说戏曲取得的成就 ,扩大文学史的范围 ,是清代文学史家面临的课题。金圣叹用“才子书”梳理出新的文学史线索 ,表现了他的超前意识。其他人则从艺术叙事手法上 ,指明《三国演义》较《史记》进步。王士礼真则提出“双轨制”的价值标准 ,焦循的“文体代变”详细论述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它们为后来的文学史观“现代化”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22.
袁进 《社会科学》2002,(3):76-80
本文从文学史学的角度 ,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清代文学史料学的整理和成就。其间在目录学的整理上又出现了研究方法的更新 ,对文学源流的考订 ,对文学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3.
《天路历程》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问世的白话译本,其中蕴含了大量新文学的内涵,显示出了与五四新文学的相似之处,因此可以算是新文学形态的小说雏形.  相似文献   
24.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不应忽视的一个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进 《江淮论坛》2000,(2):75-81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影响在若干年前是学术研究的一个禁区 ,因为当时把西方传教士的所有活动都视为“文化侵略” ,也就不可能肯定传教士推动中国近代文学变革的作用。近年来对西方传教士的影响仍然很少有人研究 ,其原因在于认为西方传教士不是中国人 ,他们的活动不属于中国文学范围。其实历史的目标在于展现过去 ,西方传教士虽然不是中国人 ,但是他们用汉语所写的作品 ,对中国近代文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如此之大 ,以至于当你试图说明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时 ,离开了传教士的活动 ,就显得很不全面。当今西方如英国文学 ,…  相似文献   
2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提出文艺大众化的,恐怕就要算左联了。左联成立之后,就将文艺大众化作为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左联执委会认为:“只有通过大众化的路线,即实现了运动和组织的大众化,作品、批评以及其他一切的大众化,才能完成我们当前的反帝反国民党的苏维埃革命的任务,才能创造出真正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①因此.几乎与左联成立同时,左翼作家就在《大众文艺》上发表了一组文章,讨论文艺大众化问题,此后,又曾展开过第二次讨论。这是因为“大众化”与左联成立的目的,左联认为的艺术方向、服务对象等是紧密联系在一…  相似文献   
26.
试论中国近代文学语言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是中国文学史上语言急剧变革的时期,在短短的30余年内,士大夫以之安身立命的文言,急速转变为以白话为主要书面语言。本文试图探讨这一变革过程,指出这一变革过程是在外来影响下发生的,它具有追求“言文一致”和“由俗趋雅”两条相互交融的发展线索,充分显示了这一变革的复杂性,其间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27.
以往研究中国近代小说理论的,历来重视晚清小说理论,而对民初小说理论(即民国成立至五四新文学问世前的小说理论)则十分轻视。其实,民初小说理论在中国小说理论的发展史上虽然不如晚清小说理论那么重要,但它其实是继承晚清小说理论,并且在新的形势下产生了一些新的发展变化,从而成为从晚清小说理论向五四新文学小说理论发展的中介环节,在某种程度上也曾为五四新文学的问世作过铺垫。民初小说理论与晚清小说理论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是小说理论的系统化。晚清的批评家论小说,大多是篇幅较短的文章,或者是类似“诗话”的…  相似文献   
28.
民初政治小说退潮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既有外部的政治环境变化 ,小说的商业化压力 ,也有小说家自己改变了晚清对小说功能的看法。但民初的小说家仍在抗争 ,这就形成了民初小说独特的面貌  相似文献   
29.
中国代近作家大都富于激情。《狮子吼》的作者陈天华,因为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愤于日本报纸丑诋中国留学生是“乌合之众”,以身蹈海,用自杀来唤起国人。梁启超开创的“新文体”以“笔锋常带感情”冲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风魔了无数青年学子,战胜了统治文坛的桐城古文。美国学者李欧梵曾称林纾是一位“不寻常”的儒学家,因为他对“情”异常珍视。另一位美国学者夏志清补充道:“如果李研究过林纾和苏曼殊  相似文献   
30.
近代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在运用汉语翻译基督教诗歌上,已经做过大量的运用白话翻译新诗的尝试。他们的译诗,是汉诗欧化的最早尝试。我们从这方面的翻译中,可以看到汉诗一步步走向欧化的过程,以及中国诗同外国诗之间的融合,从而形成汉诗新的特点。这种努力到五四之后,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