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7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推广好、普及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为了深化新时代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效果,本研究运用循证的理念和方法,将通过试点调查得到的实践型证据和通过系统评价得到的研究型证据进行合成,提炼出突出教育的服务功能、建立教育协作机制、使用移动网络工具开展教学、发挥高校的积极作用、增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学习推拉力、优化教育培训的相关环节等七项证据结论,供城市和社区工作者参考使用并加以完善。初步探索建立以试点调查、系统评价和应用反馈为基础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概念在中国出现以来有多种阐释.回顾长期的理论争论过程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各个民族的总称,作为一个民族复合体,反映了各民族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涵盖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特点.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厘清中华民族内涵,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关系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而发生了变化。研究中国近代民族关系的内容、特点及发展动力,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和思考中国近代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4.
民族群体性事件的治理与预警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群体性事件预警就是对可能产生的民族群体性事件的预测、预报和监控,使当地政府及群众能够及时避免民族关系问题爆发,避免社会冲突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因此,提出根据民族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因素,在建立预警指标体系时,应包括警源、警兆、警情、警级等内容,同时还需要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要素,才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贯穿并渗透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体认作为中国传统人文社会领域的认识方式与思维模式,是由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结合而来的,可以从体感认识、体察认为、体会认可三个层次加以考察。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体认的形成、积累、变化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开端和基础。以体认为逻辑进路,有助于找准增进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形有感有效的落脚点、着力点和支撑点。通过对大学生体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民族高校可以通过把握守正出新的方向、优化根植身心的情境、完善协同融合的机制、用好形神兼备主渠道,由此四个方面深化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8.
立足新时代发展的历史方位,为了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本研究运用循证的方法对十九大以来各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文献成果进行了系统评价,获得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地方关于重视工作机制队伍建设、促进经济民生发展、加强宣传教育等15项经验的证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突出重点,把创建工作做实;聚焦市域,把创建工作做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