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詹艾斌 《天府新论》2009,(2):134-136
文学领域中对本质问题的关注受到了哲学上的本质论观念的影响和规范.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体论文学观对反映论文学观的批判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但从中也体现出二者在文学本质观念上的重大差异.文学是多本质性的.对文学性质所作的任何单一视角下的理论阐释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基于此,从文学活动中的主体和主体性问题入手对文学活动的一个方面的性质作出了简要的解说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2.
主体间性文论是当前文学理论领域中较为突出的一种思想形态。探讨其与主体性文论之间的关联是研究这一理论的重要视角。对于主体性理论缺陷的个人确认是杨春时从主体性文论到主体问性文论转向的前提性思考。这一转向表现为在新的哲学语境下对主体性文论批判的延续和深化。其实,主体性文论和主体间性文论是在主体伸张文论建构理路之下存在密切关联的两个环节的理论书写;而这一关联就是一种批判性关联。  相似文献   
23.
方法问题对于探讨相关文学理论形态与现象的形成显然是重要的.就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形成而言,学界以往的研究存在揭示其"内在理路"和着眼于社会历史分析这两种基本路向.其实,从特定角度来看,主体性文论现象的形成还完全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社会学事件;由此,有必要运用知识社会学方法对之进行考察.在具体文学对象的研究中,不同方法的运用,也就自然会因之得出一些差异性的理解.显然,这对于有效地拓展、丰富和深化文学与文学理论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4.
"90年代后"紧承"后文革时期"而来.由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当下中国进入了一个思想和文化选择的多元化时代.90年代后的中国文学批评正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与之密切相关的是文学批评尺度的相对性倾向.肯定90年代后的中国文学批评呈现出明显的多元思想与文化语境下的相对性特征,并不意味着认可建立在多元论哲学基础上的相对主义批评论者的思想主张.  相似文献   
25.
在当前的中国,深化主体性问题研究意义深远.近代确立起来的主体性原则遭受到西方多样的后现代理论的共同批判.然而,后现代主义者内部也出现了主体性的理论重建倾向;这固然存在局限,但因其讨论问题的现实针对性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开拓性而无可置疑地具有突出的思想意义.主体性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它不可消解.基于后现代语境中主体性批判及其理论重建的复杂思想事实的存在,学界完全有必要结合新时期以来主体性在中国思想文化中的命运对它进行当下反思,并致力于主体的新质形态和主体性的新形式的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26.
刘再复的主体性文论具有其内在的思想源起,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哲学对它的形成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在主体性问题的理解上,李、刘二人的差异是明显的,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对前者的主体论进行了“为我所用”的“改造”。此外,西方古典人道主义及其主体性理论也是文学主体论提出的更为长远的人类思想资源。由是,更可见刘再复主体性思想的局限性。其实,主体性问题并非本体论问题,它属于哲学的总体性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27.
探讨文学批评存在的可能性问题对文学批评自身的建设深具价值。在当前多元的思想与文化语境下,需要确立马克思人学批评的主导性地位,以寻求一元主导下的多样化形态并存的文学批评的发展。马克思人学批评就是一种以实现马克思人学理念为根本目标的批评形态。在当下文学批评中,尤为应该把马克思人学实践作为一种方法论来看待和实施。这是一种历史性的选择;当然,其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化研究,并且它还与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真正合理而完全的开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8.
现代性价值的诉求——从主体性文论到主体间性文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表现为"现代"这个历史时期的主导性价值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出现的文学主体性理论与主体间性文学理论这两种有着密切关联的知识形态坚持的是一条现代性价值诉求的建构路向。前者诉求的价值具有中国状况下的"年轻"的现代性特征,后者则在此基础上向前迈了一步,或者说更为强化了自身理论建构的"现代"意味。确立文学理论的价值诉求理论视角是文学理论建设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坚持现代性价值诉求的发展方向是当下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根本选择。当然,建构中的文学理论应该体现出对健全而又充分的现代性价值观念的诉求。  相似文献   
29.
李泽厚主体性实践哲学的提出是后文革时期一种重要的思想现象。如同康德、马克思晚年的学术旨趣一样,李泽厚也关注“人是什么”的问题。阐释者需要从李泽厚哲学的思想渊源和根本的学术立场出发来理解其主体性学说。在这总体视角下,文章对李泽厚的主体性思想作了一般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其他三个问题进行了简明而必要的讨论。对人的主体性的当下建构而言,李泽厚的主体性学说无疑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30.
道家的“虚静”说与审美创造自由心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静”说源出于道家哲学,老庄认为道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虚”和“静”。其时,“虚静”属于人生哲学范畴。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虚静”哲学范畴被进行了美学改造,从而使得“虚静”具有了艺术创作论和审美态度论的双重内蕴。西方的“静观”说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态度理论,它与中国古典关学的“虚静”说在审美创造的自由心态的论述层面上是基本一致的。在对苏轼论“空”、“静”的个案研究中进一步揭示和论证了虚静(静空)与审美创造自由心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