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182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30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511篇
理论方法论   82篇
综合类   960篇
社会学   139篇
统计学   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41.
作者对马克思晚年中断、甚至放弃《资本论》的研究和写作的观点提出商榷意见,并且认为,“中断和放弃论”所依据的下列判断不能成立:马克思晚年对以俄国为代表的东方社会的研究与《资本论》无关、甚至对立.《资本论》后两卷之所以迟迟没有发表,主要是因为:一、有关土地所有制方面的大量资料(包括俄国1861年“改革”以后的资料)还有待进一步地研究;二、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2.
顾炎武与浙西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史学的近代转型 ,始于明清之际。由黄宗羲开创的注重人文价值的浙东史学和由顾炎武开创的注重科学实证的浙西史学 ,分别代表了传统史学近代转型的两种思想进路 ,而浙西史学与同时期兴起的西方近代实证主义史学更具有本质上相通的可比性。从顾炎武对“六经皆史”的史事论证 ,到钱大昕论“《尚书》《春秋》实为史学之权舆” ,反映了中国学术从经学独尊向着建立以史学统摄经学的近代历史科学转型的趋向 ;从顾炎武拒斥“《春秋》笔削大义微言” ,到王鸣盛、赵翼、钱大昕对“《春秋》笔法”和“宋儒法戒”的全面批判 ,确立了以求真为史学之最高宗旨和作为近代历史科学之本质特征的价值中立原则。更为重要的是 ,浙西史学三大家继承了顾炎武“引古筹今”的史学思想 ,在为历史上的改革运动翻案、批判文字狱的专制暴政、阐发具有初步民主色彩的政治思想诸方面 ,不仅思想锋芒更为尖锐 ,而且在学理上亦有所发展和深化。20世纪以来流行的贬低乾嘉史学的观点乃是不合乎历史实际的偏见。  相似文献   
143.
编辑同志:贵刊1981年第4期刊载廖仲安同志的《漫谈杜诗中的忠君思想)一文,读后觉得文中有个地方对“忠君”概念在提法上有些模糊。文中认为历代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忠君”,“一种是遇事直言,毫不隐讳;一种是对君王的过错,巧于粉饰隐瞒,甚至谄媚逢迎,导君为恶。”并  相似文献   
144.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发展进程中,人们普遍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的交往理论起着基石的作用。但就其如何具体体现这一作用,则意见不一。绝大多数学者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在此时对“交往形式”的论述等同于“生产关系”,以此说明这一基石作用。笔者认为,“交往形式”有其自身的内涵和理论地位,把它等同于“生产关系”是对马、恩交往理论的一种误解。本文拟就在论述马、恩交往理论及其在唯物史观发展中作用的同时,力图纠正这种误解,并揭示这种误解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一、交往及其类型我国理论界普遍…  相似文献   
145.
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改造客观世界的成果,其具体体现为民族文化(也包括宗教文化)。在阶级社会里,文化又分为剥削阶级的文化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必须采取“扬弃”的态度,努力使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6.
汶川大地震,使得与汶川同处龙门山脉的彭州市成为十大极重灾区之一。远在东海之滨的福建,千里驰援,重建灾区。在后援建时代来临之际,福建援建的彭州企业发展状况良好,福建商会在此过程中亦起了不可磨灭的引导作用。闽彭经济合作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福建援建的彭州经济欣欣向荣、形势大好,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用工困难、缺乏媒体的跟踪报道、能源供应、行政区位因素、交通制约、政策扶持等等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都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47.
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有特的社会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由科举考试进身为官的“仕途”被废除,科举制度也被彻底否定。但是,作为我国古代实行最久、最重要和最完备的选才任官制度,它毕竟在历史上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而且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和合理评价这一制度,以借鉴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48.
本文研究一类二阶半线性椭圆型方程正的整体解,所得的结果优于文[1]、[2]。  相似文献   
149.
全球化时代需要一种新的哲学形态,这种新的哲学形态是唯人主义的。它把人看作是属人的意义和价值的世界之本原和终极关怀的对象,以人道主义为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人类普遍价值的公理和普世伦理的底线,高扬“人的解放”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文章认为,从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人的一般本性”到追求真善美的形上境界乃是人性的内在要求,故唯人主义与形上境界具有内在统一性。文章还着重剖析了真善美三大价值之间所存在的深刻矛盾,论说了“男性化的哲学家”与“女性化的哲学家”对于“可信”与“可爱”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价值真理多元并存的必然性,为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提供了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0.
证券刑事责任所体现的是国家和犯罪人之间的刑事法律关系。实际承担刑事责任以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为前提 ,以实际追究刑事责任为条件。程序问题是追究证券犯罪刑事责任的难点和关键所在。程序完善的意义不仅在于体现了法律技术的娴熟 ,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人权保障与社会保护双重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