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184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30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515篇
理论方法论   82篇
综合类   965篇
社会学   141篇
统计学   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直至20世纪初期,情节,即舞台上演出事件的组织一直被认为是戏剧的支柱.但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戏剧情节的重要性已在后现代及其他反现实主义剧作家的手中被系统地蚕食或改变了,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剧作,把情节或边缘化,或置换掉,或戏仿掉.最近,几个实验派作家更是对情节的概念进行了更为激进和颠覆性的处理,不仅导致对情节这一概念的意义进行重新评价,而且也对其性质与功能进行了质疑.本文以具体文本为例,探讨了三种特别复杂有趣的情节安排.  相似文献   
82.
从柏拉图开始一直到现在,学术界对身体的研究与探讨从未间断,在20世纪又形成了新的高潮.但综观国内外的文论与批评,身体在叙事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美国学者丹尼儿·潘戴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对此给予了足够的关注,试图把身体与叙事学结合起来以构建所谓的"身体叙事学",但其研究却存在重大的缺陷,忽视了身体与叙事之间最为紧要的环节--身份.本文重点探讨身体与身份、身份与叙事之间的有机联系,从文化诗学的角度探讨身体与身份在叙述中的作用,并结合西方和我国最新的叙事研究成果,以建构全新的中国式身体叙事诗学.  相似文献   
83.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全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事实.以达赖为首的民族分裂集团,自1959年叛逃后,在国外长期从事民族分裂活动,利用国际上提供的各种场合,到处宣称"西藏自古以来是一个独立国家"的反动谬论,利用混淆古代国家与现代国家的概念,不仅搞乱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模糊了人民群众的视线,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其推行"民族独立"的分裂活动张目.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指导,牢固掌握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科学内涵,牢固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以实际行动抵制达赖的民族分裂活动,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84.
在现代社会,城市已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推动江苏省的城市化发展,从总体上说可以通过实施“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城市化”这两个城市化发展战略来进行。然而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江苏城市要想走向世界并参与世界城市体系竞争,应该走“城市城市化”为主导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5.
黄蒿正名为黄花蒿,属青蒿的一种。黄水疮即脓疱疮,是常见的化脓性、传染性皮肤病,多发于夏秋季节。笔者自1980—1999年应用黄蒿治疗此病28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6.
许晶华 《城市观察》2009,1(1):117-125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了珠三角外向型经济以沉重打击,也为经济转型提供了契机。本文针对《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提出的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和增长转型三个问题进行了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并对所实施的政策进行了评论,提出了通过创新的路径选择促进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7.
教育不但能够促进国计发展,还能够提高社会民生水平.在国计民生互相支撑和促进的背景下,教育民生指标体系需要很好的体现两者的融合.构建教育民生指标,需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将理论、实践与发展有机结合.教育民生指标构建要遵循可描述性、可评比性及可预测性等原则;指标选取的内容要运用民主评议的方法;指标框架体系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为决策提供清晰明了的参考.最后以宁波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88.
西方学者往往认为中国只有实践哲学而理论哲学不发达,谢无量则认为中国哲学有一个上起易教、老子,直至黄宗羲等人的源远流长的"纯正哲学"的传统,对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发展作了系统阐述。他比较了孔子与康德,认为孔子的悦乐主义比康德的严肃主义更有人情味儿,亦与计虑快乐之多寡的英国经验论的幸福主义有别;他比较了子思论时中与亚里士多德以过不及之中为德,认为中西哲人虽并尊中庸之道,但亚里士多德之说不及子思具有心性论之依据;他比较了孟子的良知说与近世直觉派哲学,认为二者是相通的。他区分了中国哲学中的唯物论、唯心论和心物二元论,对唯物论和实在论传统给予了应有的重视。他对孔子关于"知仁勇"三德之内在关系的阐发,为解决王国维提出的"可爱"与"可信"的矛盾问题——这一20-21世纪世界哲学前沿最重大的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启迪。  相似文献   
89.
汉代作家是具有不同社会身份、 知识结构及审美取向的个体, 身份、 知识背景对作家创作有直接的影响和规约. 不同阶层、 不同社会身份的文学主体, 日常所关注的事务不同, 所思所想有异, 因此, 诉诸文学创作即形成了言说内容及主题话语的明显差异. 与身份相应, 不同的学术背景及知识结构,也会直接带来文学主体审美取向及话语方式的差别. 身份、 知识结构、 审美取向之异是汉代文学生成及发展的重要内驱力.  相似文献   
9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居民在提升了生活质量的同时,逐渐开始注重自身精神文化建设的提升.从根本上来说,群众文化志愿者在传播基层文化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相应的群众文化实践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对群众文化志愿者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