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7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251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35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608篇
理论方法论   98篇
综合类   1238篇
社会学   188篇
统计学   8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三亚是一方钟灵毓秀的热土。如今这座南国新城街道与河岸被郁郁葱葱的绿树和烂漫的鲜花所包围,在蓝天白云下相映生辉,构成了一幅秀美的城市风景。带着感动和好奇,记者专访了现任中共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于迅。  相似文献   
42.
在分析跨国族群认同理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考察了在韩中国朝鲜族跨国族群认同状况。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朝鲜族跨国族群认同并非笼统地被评判为强化或弱化,而是呈现出多维度分化的表征,体现在由共同的历史文化、韩国时尚文化、韩国人思想观念和中国朝鲜族饮食文化等不同文化取向所形成的族群认同之中。在社会层面上,伴随着不同类型移民政策而产生的在韩中国朝鲜族职业分化,是导致他们跨国族群认同出现群体性分化的主因,表现在身份归属、社会交往、心理认知等诸多方面。本案例不仅补充了跨国族群认同理论的内容和观点,也为当前中国和韩国政府如何促进中国朝鲜族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3.
施工企业铁路项目架子队劳务人员一般占90%左右,而劳务人员文化素质较低、流动频繁,因此,架子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难度大、覆盖面小、规范性差,大多停留在消极防范的被动阶段。本文就如何常态开展架子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4.
45.
老子以独特的"天人合道"回答了先秦天人关系的时代主题,道体向下体现为天道原则、地道原则和人道原则,此即三者的整体性;老子将自然、无为原则贯彻天道、地道和人道过程始终,此即三者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46.
许艺龄 《现代妇女》2014,(4):223-223,238
如今,日本的高龄化现象严重。日本65岁以上的人口为2千多万,人口的高龄化会急剧增长,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龄化社会,达到世界最高比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死亡率降低,人的平均寿命得到不断地延长。所以日本进入了高龄化社会,目前怎样去有效地解决逐渐趋向严重的高龄化问题,已经成为日本国家非常关注和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47.
48.
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然而,近年来农民信教人数却在不断增长,在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信教的动因、所呈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农民信教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9.
大多数现代科学,为了符合"唯物主义战略",采取限制理论构建的种类,选择与其有关的经验数据。我认为,采用唯物主义战略,不是因为需要获得客观性的理解以显示极高的价值认识,而是由于在唯物主义战略与控制自然的特定观念之间的"选择性姻缘关系"。因此,社会价值是接受唯物主义战略的根据。然而这并不损害这一观点:正确的理论接受是以"公正的"思考为基础,只要社会价值的作用同认知价值的作用保持恰当地区别。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