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建国后,上海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慈善组织因为自身原因与新政权的政策理念不符,因而新生人民政权在新的政策理念的指引下,遵循引导、改造、利用并重的总体原则和分层、分类、分阶段的具体方针,对旧有慈善事业进行了积极的改造.这一改造不仅体现了新旧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话语转变,而且也是社会救助意识阶级差异的具体诠释.  相似文献   
22.
北洋军阀时期,会道门为了扩展自身的组织和势力,寻求合法地位,几乎无一例外地勾结当时的军阀封建势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会道门在政治上开始朝着国、共、日三个不同的方向初步分野。抗日战争时期,会道门在是否抗日报国的角度上出现了明显的气节大分化。解放战争时期,会道门在政治上投靠国民党彻底走向了反动。  相似文献   
23.
民初沪上人口拐案日甚一日且危害巨大,但官方由于自身力量衰微以及人口问题的爆发等多方面原因,无法对人口拐卖现象进行有力的治理,造成了官方力量在这一社会治安领域中的职能缺失。人口拐卖现象的日益泛滥,不仅给受害者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伤害,也给民初上海区域社会的转型与整合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24.
随着电脑网络的日益普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对其予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客观、理性地看待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冷静分析其原因,使用疏导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养成自律精神,变害为利。  相似文献   
25.
1902年吴稚晖、孙揆均因9名自费生进入成城学校被拒与清廷驻日公使蔡均冲突而被遣送回国。事后广大留日学生及中日报刊纷纷批评蔡均,形成抗议浪潮。1902年中国留日学生成城入学风波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6.
1939年海河流域水灾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定的自然因素以及人为社会因素导致1939年海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洪灾。洪水给包括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内的广大地区造成了巨大损失。中国共产党带领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努力最终克服了灾荒。1939年海河流域水灾爆发的教训和救灾的经验都对当今的防灾救灾工作具有重大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7.
建国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建国60年来,我党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努力探索,并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28.
试论我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善事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先秦时期为我国古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前期探索阶段,两汉时期进一步发展,及至唐宋则基本成熟,明清时期最为鼎盛。  相似文献   
29.
毛初沪上慈善事业兴盛原因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忠强 《船山学刊》2006,(4):205-207
民初沪上慈善事业的兴盛是由诸多因素促成的,其中民初沪上城市人口问题日益凸现造成待救济人群的扩大以及城市人口压力、新式慈善理念的影响、民初沪上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上海城市公领域的存在等四个方面应当是最为关键者。  相似文献   
30.
中国救济妇孺会是由浙江旅沪同乡团体专门为了救济被拐妇孺而发起的民间慈善组织.中国救济妇孺会组织严密,其内部机构设置采取董事委员会下的分工合作制;理念先进,收容救济与教育改造并重;体制健全,在管理上实行民主的管理方式和严格的制度管理模式.除了其内部组织的严密性和理念管理的先进性之外,中国救济妇孺会筹措经费的方式也颇具时代特色.中国救济妇孺会自筹善款的方式五花八门,其中既有充分挖掘内部资源对外演出的营业性收入,也有利用会展组织临时募捐的行为,更不乏与其他慈善组织联合起来组团募捐的筹集方式.所有这些虽然透露出民国上海慈善事业运转的艰辛与无奈,但从整个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语境分析又恰恰可以反映出以中国救济妇孺会为代表的民国上海慈善组织已然具备了明显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