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4篇
统计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向是西汉一代屈指可数的大学者,以其校雠目录之学传名后世,对中国传统学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作为今文经学家,他又主张“经世致治”,为政治而学术,故其著述与当代政治多有密切关系,即使如《说苑》、《新序》之类的“小说家言”,实际上都是有为而发,有感而发,非博物君子的闲情逸趣。本文通过对刘向著述的勾沉索隐,并与史籍参互比证,以求弄清刘向生平行事及其思想的痕迹,从而揭示其学术个性以及西汉今文经学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12.
统计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现实社会中的统计行为及其与社会认知、社会建构、社会管理、社会运行等的关系的学问。它既是统计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又分别是统计学和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文章对统计社会学的基本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试论朱熹的“美刺”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在《论朱熹<诗>说与毛郑之学的异同及其历史意义》载《四川师大学报》85年3期)一文中,较为系统地比较分析了朱熹与毛郑诸人在《诗经》研究的方法、理论与原则等一系列问题上总的历史差异,认为朱熹是宋代反对毛郑之学的集大成者.他以理学的大胆的怀疑批判精神,对传统《诗》学发动了猛烈攻击.其攻击的焦点是《诗序》.《诗序》集中表现了汉儒的《诗》学观点,其意在于“君臣国政”,所以序者之于《诗》,一以“美刺君臣国政”为说,其“以史证《诗》”也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所谓“美刺”原则.而朱熹也正是以攻其“美刺”之说来展开对《诗序》的批判的.  相似文献   
15.
梁萧统《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被普遍认为是其诸体共用的选文通则乃至文学之界说,这一观点首创于清代阮元。考之魏晋南朝文论及彼时总集编选的通例,这一解释似有违萧统原义。所谓沉思翰藻,是萧统对史论这一文体为何列入《文选》的说明,从中体现的选文标准,也主要适用于史论一体,而非诸体通用。阮元对沉思翰藻的解释,其目的是将逐渐沦为道学附庸的文学重新独立出来,扶植与古文道统不相干的骈文,另立骈文文统,从而达到排挤桐城派以占据文章正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吴敬梓“不赴廷试”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敬梓“不赴廷试”辨析谢谦《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与同时代的曹雪芹一样,生前冷落,身后热闹。正因为如此,凡是涉及这位小说家生平线索的材料,哪怕是只言片语,在现代研究家看来,都如同至宝,弥足珍贵。遗憾的是,这些材料有些也是“小说家言”,并非信史,但今人...  相似文献   
17.
欧阳修艳词曾有各种传闻,或纯系讹传,或事出有因,虽有出自政敌之诬陷者,但也与其生前的绯闻有关。欧阳修生前曾两度身陷绯闻,而绯闻惊暴时间又恰值庆历党争与濮议之争,所以被其政敌利用,广为扩散。通过各种史料,对欧阳修艳词绯闻的前因后果以及政敌之间的个人恩怨等进行梳理辨析,不仅澄清事实,也揭示出北宋党争若干被人忽略的细节。  相似文献   
18.
谢谦 《经营管理者》2011,(5):102-105
以“创新、未来”为主题的第14届上海车展于4月20日开幕了,这是一个汽车的盛会,展台面积、新车数量、影响规模均超出历史之最。在这花团锦簇之中,最热的词汇是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19.
20.
对比之前的中国古代社会,晚明社会的变化非常显著,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在各个领域产生了碰撞和融合,袁黄《了凡四训》,颜茂猷《迪吉录》,刘宗周《人谱》等善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通过分析《了凡四训》中体现的立命观念和宗教思想,可以发现晚明精英儒家思想的世俗化、功利化的倾向,以及由此显示的正统儒家精英文化与晚明社会通俗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