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8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26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乡村治理中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表明,作为乡村治理正式制度的村民自治制度的运作并不是非常顺畅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偏离了制度文本的"应然"模式而走向非正式制度层面上的运作。客观地说,正式制度无法消弭乡村社会的非正式制度运行空间,必须要以非正式制度作为前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将正式制度嵌入非正式制度的文化土壤之中并使之深度融合、落地生根,从而建立起在正式制度框架与约束范围内的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动态开放治理体系,实现对村庄的民主治理、自主治理与合作治理。这一研究,对于将田野研究而得出的"碎片化"的乡村治理经验理论化以及理解隐藏于乡村社会内部的非正式制度治理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震后一个月的玉树结古镇,在春的希望中重现生机!街道上,运送重建物资的车辆有序行驶,两旁的危房正在拆除,挖掘机不停地“轰轰”作响;市场里,商贩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安置点内,一顶顶蓝色帐篷,升起袅袅炊炯,飘出酥油茶的浓浓奶香;  相似文献   
13.
康德的理想主义情怀在他第一篇历史哲学论文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基于自然目的论原理 ,在理性精神的审察下 ,他把人类的目光引向那普遍法治———永久和平———的未来。这是康德深思熟虑的结果 ,论文也因而成为其继续探讨历史—政治哲学问题的纲领性表达。  相似文献   
14.
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坚实的社会基础.改革的社会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社会物质基础;其次是政治思想基础,表现为社会政治理论形态(或理论基础)和社会政治心理基础.我们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的研究比较重视,而对改革的社会政治心理基础的探讨还很薄弱.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是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客观前提,而社会政治心理基础则是改革的主观条件.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客观事物都只有  相似文献   
15.
“建安七子”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习语,本于曹丕《典论·论文》的:“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王易)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胡刻本《文选》卷五十二)向无异说。高敏同志的《略论“建安七子”说的分歧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变革时期各方面的变化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必将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这种影响对正走向成熟但又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显得尤为剧烈和明显,不可避免地产生比以往任何时代青少年更多的心理问题.从社会变革的大背景考察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若干理论,可以为进一步深入分析青少年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影响因素和规律奠定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实施创新教育是 2 1世纪教育面临的必然选择 ,这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客观上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表现能力和创造人格等创造心理素质。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心理素质应从教育观念的转变 ,学校创新环境的创设 ,创造性教师队伍的培养 ,青少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造人格的培养 ,实施创造性教学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心理素质教育评价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从现代教育评价模式的发展和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分析,概括提出了心理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操作步骤:一是目标的设置与分析;二是评价方式与手段的确立;三是结果的科学解释。  相似文献   
19.
运用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等量性研究方法,结合技术性文献分析、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等质性理论研究方法,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进行了探讨;获得了中学生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包含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维度,具体化为22个因素成分。  相似文献   
20.
张甫均 《科学咨询》2008,(21):41-41
汽车工业过程审核依据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检验指导书对质量能力进行评定,使过程能力达到受控和有能力,能在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下仍然稳定受控.过程审核帮助企业最高管理者得出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部分是否有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