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29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锅庄跳起来,吉祥的歌儿唱起来。2006年12月31日,武汉西藏班的孩子们度过了最特别的一天,武汉西藏班正式更名为武汉西藏中学。省委副书记杨松,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宪生为新诞生的武汉西藏中学揭牌。副省长郭生练向师生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新年祝词  相似文献   
32.
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他居然早已明白地启示了。——鲁迅  相似文献   
33.
实践证明,湖北“616”工程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展现出了较高的社会价值,对于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新经验。这些“新”,无疑是新世纪民族工作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34.
回顾自己的班主任经历,已经很有几个年头了.从自己带领的班级来看,总感觉欠缺点什么.回想以前的工作,感觉是失败的,没有成功的将一个班级建设和管理好.今年有幸参加了"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从中学到了先进的经验和管理班级的方法.能和全国的班主任交流,吸取别人的长处,用无限的资源来为自己充饥,提高自己建设班级体的能力,提高自己当好班主任的能力.通过学习,我觉得一个班主任首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5.
<正> 聚居在湘鄂西地区的土家族,民族风情别具特色,其饮食习俗反映了土家人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鲜明的民族性格。那么,这种饮食习俗的特点,文化意义及社会原因何在?发展方向如何呢?本文就此谈一点浅见。饮食,既“饮”又“食”。土家族的饮食习俗可概括为茶、酒、食三大部分,其中茶、酒同属于“饮”。土家族聚居地多为山区,气候温和,盛产茶叶。土家人最喜欢喝油茶汤,民间  相似文献   
36.
2006年7月中旬,正值恩施市全面学习贯彻落实鄂发[2006]3号文件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之时,本刊记者在芭蕉侗族乡灯笼坝村的新农村建设现场——实施百镇千村工程的金星坡组,见到了正在那里推进民族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市委书记吴希宁,借此机会,记者就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等问题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37.
2006年5月24日上午,湖北省援藏工作1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在武汉召开。副省长阮成发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陈春林、武清海等出席会议。大会宣读了省政府的表彰决定,授予武汉市人民政府等33个单位“全省援藏工作先进集体”、授予陈刚毅等63名同志“全省援藏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8.
清江奇石     
对清江奇石的关注,古亦有之。清江古名为“夷水”,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三十七《夷水》中撰文作记:“夷水……其水虚映俯视,游鱼如乘空也,浅处多五色石……巡颓浪者不觉疲而忘归矣。”郦道元记述的五色石,很显然就是古人眼中的清江奇石。  相似文献   
39.
2006年5月23日,湖北省民族工作会议在武汉隆重召开。会议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湖北全省的民族工作。会上,俞正声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新时期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努力开创全省民族工作的新局面。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0.
2012年2月22日上午,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专门听取了湖北省民宗委副主任蔡德坤"关于湖北省采取四大措施,全面推进武陵山试验区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专题汇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