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主持人语: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是中国现代性文学理论建设的主体工程,在其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成绩与问题同在。为把这一主体工程建设得更加雄伟宏丽,使中国文学理论未来的创新之路越走越通畅,需要对走过的道路加以总结和反思,以从中汲取理论前行的滋养和动力。基于这一思考,本刊推出了这组笔谈。季水河教授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  相似文献   
22.
人是三重生命的统一体,即生物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统一。美是人的生命活力的表现。体育对人的生命之美有极大的激发和促成作用。体育通过各种运动形式对人的三重生命进行激发和磨练,增强了人的生命力。而人的三重生命的充分发展必然会表现出生命的美的光辉,最终走向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3.
19世纪末叶至今,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进一步发展时期或日后经典时期.依时间序列和观念取向而言,后经典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可以分为科学型、政治型、社会批判型和文化分析型四种理论形态.四种理论形态各有其理论成就和局限,显示出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同时在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背后,也蕴含着理论主题上的共通性与统一性,这就是对人的自由和解放问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4.
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及其风雨岁月,中国当代文艺学已走过了整整半个世纪的历程。值此世纪交替之际,认真反思和总结这段历程,以便从既往的经验与教训、成就与局限中汲取营养、获得借鉴,从而为21世纪的中国文艺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勾划出一个前瞻性的远景目标,已成为...  相似文献   
25.
谭好哲 《文史哲》2013,(1):155-164,168
吕荧先生是著名的左翼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和美学家,一生多病、多难,却始终不改"真"而"纯"的艺术理想和求真爱美的人生操守,纯正做人,倾心治学,在动荡困顿的岁月里留下了大量文学翻译、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论著。他为人真诚真率,爱憎分明,坚守学术真理,维护人格尊严,成为当代正直知识分子的楷模;他坚定捍卫并深刻阐发了现实主义的文艺真实性观念,强调艺术之"真"包含着作家主观情感上的真诚、真挚,更要求作家在理智认识上真实地把握客观生活现实的本质,要求在理智和情感深深地透入现实的运动过程中,揭示出现实的运动和发展,既表现现实,又变革现实;他不仅懂得艺术中的美,珍惜生活中的美,而且将对美的理性思考凝聚为美学的探讨,提出并论证了美是一种意识形态性的主观评价,是人的一种观念,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四派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于今观之,吕荧先生强调文艺家应以实践的姿态介入现实的运动过程,作现实的变革者、创造者,强调美的本质的思考不能囿于哲学认识论一隅,需要从本质论、认识论、实践论三方面进行探讨,特别是他通过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命题的再阐发,试图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然人化观念为依据,在社会生活本体论的基础上,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来论证美和美的观念的历史生成,打破由于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哲学分野而在心与物、美感与美的二元分离上所造成的种种理论困境,不仅在当时具有理论独特性,在当下和今后的文艺学、美学研究和观念建构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26.
文学应该是真实的领域,现实主义文艺的写真实传统必须恢复,这是文学艺术经过三十年艰难曲折的历程之后所得出的重要经验教训之一。然而,在强调“写真实”的同时,又应怎样对待“写本质”这个创作口号呢?文艺如何才能真实地反映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本质?就具体创作来说,又应怎样看待生活现象与生活本质的关系?毫无疑问,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学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将实践观点引进美学领域,得出"劳动创造了美"①这一光辉论断,从而确立了美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这是马克思对于美学发展的一大贡献.然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是在对黑格尔美学中实践观点的批判、继承与改造中产生并形成的.实践观点,在黑格尔美学中已经显露了它的萌芽,并开过几朵娇嫩孱弱但却清新艳丽的小花.一在马克思主义以前,黑格尔是唯一将历史和辩证的方法统一运用于历史生活和意识现象(包括哲学、宗教与艺术等)研究的哲学家.这种方法的运用,就为他一系列天才猜测和深刻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早在1806年成书的《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就得出了人的自我产生是一个过程,人是其自身劳动结果的  相似文献   
28.
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最大困境在于从西方近现代美学的移植和改造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美学研究范式已经不再能够适应变化了的新的审美现实,既有的美学理论逐渐失去了往日具有的解释力度和干预效能。新世纪的美学转型不能再度重复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学转型的旧有套路,必须由局部性的转型进入到整体性的转型,由替代性的理论置换转向范式性的理论革命。而这种整体性的范式革命首先要在三个方面实现理论认识和思维惯性上的重大突破,这就是实现美学研究对象、美学基本问题和美学学科性质的重新认识和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29.
关于文艺、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理论视域中,意识形态作为对于社会结构中所有具有上层建筑功能的观念层面的东西的概括,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主要指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观念,也包含着表现这些思想和观念的物质材料和方式,是以观念属性为主导的精神因素与物质因素的统一体;同时它也是一个集合性概念,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或种类。从这两个方面来看,都可以说文艺是一种意识形态,或者说是"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认为只有纯理论形态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意识形态,而文艺不是纯理论因而不是意识形态的看法,并无理论依据也与实际不符。审美的本意是感性学,说文艺是审美的意识形态不过是强调了文艺的感性特征,强调了文艺与其他纯理论形态的意识形态的区别,这种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对文艺的社会性质加以概括和界定的方法和思路有助于深化对文艺的认识,不会造成以审美消解意识形态的后果。  相似文献   
30.
人们从事任何一种活动,总是由于他有某种愿望和基于这种愿望而形成的特定活动动机。文艺创作自然也不例外。凡真正的文艺家,都经常会有一种想写想画,想抓住对象表达感受的强烈愿望袭上心头,这就成为他进入创作过程和创造境界的主观动机。从心理结构的层面分析的角度看,创作的愿望和动机是文艺家以审美情感为主要驱动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