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以先秦文献中用《诗》较多的典籍——《左传》,结合其用《诗》情况,考察《诗经》中的《雅》,提出《雅》诗首先是政治诗,《雅》的编组以其政治内容为标准的观点;另外,《左传》中的逸诗无论在内容上,还是风格上都近于《雅》诗,更归属于《雅》诗一类。  相似文献   
12.
外压是国际经贸交往中一国为迫使另一国改变国内政策和机制、达到强制性政策协调的目的而施加的政治性压力。外压的作用,从根本上而言是单向的而非双向的,表现出施动者和受动者之间政策协调的强烈非对称性。战后日美经贸摩擦的历史充分证明,外压的力量根源来自于国际体系、双边关系和国内社会三个层次,国内社会层次是其根本。外压的有效性与外压强度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其主要原因在于外压与内压之间形成了循环往复的动态双层博弈,内压对外压的主动借用是外压发挥有效作用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不被旧观念打倒 记者(以下简称记):1997年接到市政府让你做山东如意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的任命,你有何感想? 邱亚夫(以下简称邱):应该说是命运的考验。回想我接到的每一次任命,都是那个摊子问题很严重了,才让我分管领导,这次也是。上任之前我发誓:我要忠于国有资产。 记:你为什么认为改革第一步是转变观念而不是转变机制? 邱:举个例子:英国、意大利代表了当今纺织业最高水平,但他们的设备、技术、性能其实与国内某些企业差不多。这说明,人不改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建设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五周年来,中国在以WTO为主体的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地位明显上升,作用日趋增强,影响不断扩大。中国一方面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最大受益者,另一方面积极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的“入世红利”和“增长红利”。中国正逐渐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从理论上来看,中国入世五年,既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生动写照,同时也是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理智务实地处理现有国际体系、现有主要大国相互关系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工作的具体实施是一项科学、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 ,它的成果直接影响着高校工作的质量 ,其导向作用在学生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具体表现在 :高校学生工作应充分发挥目标导向作用、价值标准导向作用、服务社会的导向作用、制度约束的导向作用、物质利益及精神激励的导向作用 ,发挥学生工作的导向作用对于培养“四有”新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贺平 《中州学刊》2012,(5):207-210
目前,我国行政法规的一些法律条文及一些地方法规和司法解释中已涉及人格权的保护问题;但随着网络深入人们的工作生活,传统的人格权,如姓名、名誉、肖像、著作、隐私、信用权等具体人格权在网络上都以相对应的网络人格权的具体形态表现出来。网络人格权是人格权在网络上的表现形态,是现实中人的行为在网络上的展现。因此,把握网络人格权的基本理论问题,进一步明确网络人格权利内容具有动态变化性与虚拟现实性等特点,加强对现行相关法律与社会问题发生的预见性及前瞻性研究,能使我国的法律法规对即将出现的问题总是有所应对,也能最大限度实现对人格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由核心观念汇聚而成的"国家身份"在宏观层次规范了一国自由贸易战略的基本立场、核心利益和政策取向。当前在安倍晋三政权下,日本在自由贸易战略上主要表现为相互交织的三个国家身份:"核心"、"主导"和"桥梁"。其中,"核心"是前提和基础,"主导"和"桥梁"则分别是其在政策议题和伙伴关系上的突出表现。这一国家身份的成形过程始于2010年前后,在自民党重新执政后不断加速并初具雏形。其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国际贸易政治的风云变幻将日本推到前台;雄心勃勃的自由贸易战略是安倍政府大国志向和长期政权的重要体现;国内经济社会变化的长期积累是日本国家身份跃进的根本基础。在自由贸易战略上的形象革新和实践突破对建构更良性的日本整体国家身份产生了积极作用,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镜鉴。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日本的农地流转制度改革贯穿了其城市化、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全过程。随着对《农地法》、《农业振兴地域整备法》、《农业经营基础强化促进法》等主要法律及相关制度的修改和完善,日本对农地流转的限制逐步放宽。其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基本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避免了少数集团的利益垄断。农户成为立法调整、政策变更和利益分配的受益主体。凭借农地流转活动的发展,日本农户的人均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出现倒置。土地分散经营的状况也有所好转,单位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对西南交通大学越南留学生的调查表明,越南留学生与中国文化的磨合与适应经历了W型模式,分为五个较为明显的阶段。他们所经历的"文化冲击"主要是对新的语言环境、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产生的一种焦虑情绪,面对学业困难引发的情绪沮丧和信心丧失,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困难、精神孤独。为此,接收学校对留学生要进行必要的学前教育,努力营造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环境,因材施教,加强心理疏导,鼓励他们与中国学生多交流,以减少文化冲击对留学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高校是传播、创新知识的重要场所,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在知识经济发展中,处于突出的战略地位,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充分认识高校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地位,对于推动知识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