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2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共产党党员理想信念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伴随着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逐步展开,从"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到最终"成为正式党员",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会发生一些变化。经调查,大部分大学生认可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信念和中国的基本国策,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持肯定态度,也愿意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影响显著,伴随着党员发展过程,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流人创下了齐齐哈尔文化史上的“五个之最”,奠定了卜魁城史志学的基础,对当时文化及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灾害移民作为一个具有生存性和发展性双重性质的群体,能否获取充足的土地等发展资源直接关系到灾后生计的恢复及其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土地与资本相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以土地流转为媒介的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必然会对灾害移民的生计产生影响.文章以灾害移民为研究视角,选取邛崃市南宝山安置点为调查点,基于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与物质资本五个方面来分析以不同流转模式进入农业领域的资本下乡对灾害移民生计的影响.研究显示:“公司+农户”的形式比出租土地的流转模式更适合,资本下乡对灾害移民金融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影响显著,灾害移民就业多样化、收入多元化日趋明显,新型社会关系网络逐渐形成,生活方式趋向城镇化.  相似文献   
14.
适度石油储备的意义及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保持适度石油储备将是一种提高工业生产效益的办法、一种保障社会稳定的措施、一种经济调控手段及一种战备的需要。强调国家的石油储备一定要确定得适度、分摊得合理,并用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利实施与监督;在实施中应考虑到充分挖掘现有储备潜力,以及长期储存中的安全与降耗等问题。就如何实施石油储备计划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铁保(1752年──1824年),清满洲长白(今吉林)人。先世姓觉罗氏,后改栋鄂氏,字冶亭,一字梅庵。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时年二十一岁,嘉庆时历任清运总督,两江总督,内阁学土兼礼部诗郎,正蓝旗满洲副督统,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等职。铁保一生节俭自好,为人耿直,但仕途坎坷,几经起落,道光元年(1821年),以三品卿衔致仕,颐养天年,道光四年(1824年)正月初三卒于家中,年七十三岁。铁保与百龄、法式善(二人均为乾隆进士),人称“三才子”。铁保少有诗名,他不仅能诗,尤工书法,乾隆间北方论书者当与刘塔、翁方纲并称…  相似文献   
16.
高校健美操教学对于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我国健美操教学现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寻求更好的发展道路,文中简单分析了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从如何实施艺术化教学入手,针对高校健美操艺术学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翻译界一直存有争议的话题.然而,根据对可译性的理据和不可译论的错误根源的分析,少数暂时不可译的现象可定义为"难译".从文化层面上看"难译"有转化为"可译"的条件,包括译者的创造性劳动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及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主要体现在把人口多的压力变为人才多的优势 ,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 ,重视人才资本 ,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要积极地开发国际国内人才资源 ;要不断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的体制 ,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相对贫困治理理论与中国地方实践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贫困理论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均属于与基本需求相联系的客观贫 困这一范畴。中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将逐步从解决绝对贫困转向解决减缓相对贫困。根据人的基本需求定义的贫困和与收入分配结构有关的相对贫困其内涵与外延将产生变化,帮扶对象呈现出从绝对贫困群体到相对脆弱群体的转移特征。江苏、浙江、山东等省的发展水平具有多层次性,贫困问题呈现出较多的相对性,这些省份脱贫攻坚的实践探索应对了不同层次的相对贫困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来理解处于转型期的贫困相对性,对东部几个省份已开展的相对贫困治理的实践进行总结、提升并尝试融入全国反贫困的政策体系中,实现相对贫困群体的包容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