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49篇
社会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文章以10种SCI英语医学期刊中分层抽取的50篇结构式论文摘要为语料.运用经验功能理论对摘要各部分小句及物性过程分布和语态分布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表经验意义的及物性过程和语态类型的选择与摘要的交际功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及物性过程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态类型的选择。语言形式体现语言功能;语言功能决定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22.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重要著作,现在流传着不少译本。文章以理雅格和辜鸿铭的两个《论语》译本为依据,选取译本中"仁"和"礼"两个核心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定性的分析方法,旨在揭示翻译目的对译文语言表达的制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翻译目的形成了风格迥异的译文,翻译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译文语言表达的选择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3.
文章选取杜牧《清明》诗歌的六种英译文为研究对象,从视域融合角度进行比较研究,重点围绕原诗的韵律、风格和神韵再现探讨译文在形式、内容、意境三方面与原诗的视域融合度,旨在提升读者对中国古诗的翻译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4.
泛化英语专有名词意义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出发,运用转喻和隐喻的认知机制分析了泛化英语专有名词首个词义的获得及其引申义的多义范畴,旨在为研究泛化英语专有名词的意义提供一种新的角度和思路。  相似文献   
25.
双关是广告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修辞格,它的使用能增加广告语的吸引力与趣味性。本文拟探讨英文广告双关修辞格的运用与分类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摸索出英文广告双关翻译的五大策略。  相似文献   
26.
译者既是原作的读者,也是译作的作者。为了能让译文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原文的意义,译者会采取一些变通补偿的方法,进行创造性的翻译。文章以杨宪益、戴乃迭和霍克斯对《红楼梦》回目的翻译为对象,从阐释学的角度看译者的创造性叛逆。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从伽达默尔阐释学中的核心概念:即理解的历史性、偏见观和视域融合来解释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认为作为第一读者的译者由于理解的历史性,琴身的偏见及与原作者的不同视域就使得翻译不可能重复原文,肯定了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的合理发挥。  相似文献   
28.
以社会语言学和符号学为基础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翻译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文化的交际过程,翻译就是要翻译意义,并且尽可能实现原文和译文在意义和功能上最大程度的对等。文章尝试性地把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应用到人物绰号的翻译,以《水浒传》沙博理(Sidrey Shapiro)译本为例来探讨人物绰号的翻译,并对沙译本中绰号的翻译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29.
中国花鸟画是以自然景物中的“花,鸟,树,石”为媒介表达画家意愿和情感的画种,它崇尚追求较深刻的文化内涵,有很强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30.
文学翻译是一种极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要想在翻译的过程中真正做到重神似,那么风格论在翻译学中理应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小说对话描写可以完美地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从而激发读者的兴趣。本文以风格翻译论为导向,从《三国演义》人物对话中文白夹杂再现、语境中修辞手法再现、对话中人物个性再现以及骂词中人物身份再现四个方面探讨罗译本中人物对话风格的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