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86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32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以交际传播学理论为依据,结合作者外语学习、应用、及教学的体会,对语言技能从交际角度作了分析比较。提出了三个论点:(1)文字本身不是信息,文字是信息的载体。成功的交际应坚持信息第一、语言第二;(2)交际意识是成功交际的重要先决条件;(3)掌握一门外语的最高形式是达到外语思维,真正将目的语运用自如。基于这些观点,作者将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分为语言第一的基础交际水平阶段和信息第一的综合交际能力阶段,列表作了分析比较。强调学习一门外语的根本目的是交际,应力求达到外语思维,培养交际意识,坚持信息第一,真正将目的语作为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2.
冷战后的国际体系是以军事单极化,政治多元化和经济上升到最重要的地位为其特征的,冲突的强度在减弱,但不稳定性却在增加。虽然美国通过海湾战争证明自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超级大国,但在开展军事行动时它也不得不寻求  相似文献   
153.
一就西方美学史而言,人们一般认为在19世纪中叶以前,关于美学问题的研究大致有两种基本态度和方法。一种是从既定的哲学体系出发,按照其哲学原理来阐明美学经验现象,并把其美学观点作为哲学体系的推演、注释和工具,故称之为“哲学美学”或“形而上学的演绎法”。另一种是从审美经验现象和艺术作品的体验出发,从中寻找和描述产生审美效果的契机、因素,然后再将结果概括成审美欣赏和艺术创作的程式、规范、标准,故称之为“经验美学”或“经验主义归纳法”。  相似文献   
154.
这是以儒学与基督教间文明对话为内容的第二次笔谈。霍普金斯先生指出,从儒家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中可以提炼出三种值得学习的类型,即和平、富足、和谐。何光沪先生指出,"普世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的理念,最基本或最低层次的普世价值是"和平、公平、诚信、友善",中间层次即精神层次的普世价值是"自由、平等、人权、正义",最高层次即宇宙层次的普世价值是"天下一家、众生平等、万物一体、敬天爱人"。崔英辰先生认为,"从近代向脱近代"这一时代转换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多元主义等都渗透着对宗教的认识,这需要从根本上反思西方基督教神学排他性的真理观,并探索新的宗教观。黄玉顺先生倡导"生活儒学"和"中国正义论"。中国正义论的理论结构是:仁爱→利益→良知→正义→理性→制度→和谐,核心内容是通过对"义"的诠释,提出两条正义原则:(1)正当性原则(公正性准则、公平性准则);(2)适宜性原则(时宜性准则、地宜性准则)。  相似文献   
155.
针对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独立董事制度的意义及我国实行这一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一、从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分析入手分析公司治理结构的成因、内容及基本架构 ;二、就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践指出新公司治理运动出现的必然 ,阐述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三 .针对《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 ,提出我国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6.
对大众文化批评及大众文化特征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明 《社会科学》2004,(11):114-118
近年来我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主要来自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但这种理论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将法兰克福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非语境化和非历史化,会导致对当代和中国大众文化特点的误读。如果现实地和客观地去审视大众文化,就会发现大众文化其它诸多特征。  相似文献   
157.
牟宗三的“内在超越”说,严重混淆了超越的两种主体,即“天”是外在的、超凡的,而“人”的心性或理性是内在的、超验的。“感通现象学”的问题意识仍然是康德与牟宗三的问题意识;而其观念背景,在西方哲学中是近代“认识论转向”以来的主体性哲学,在中国哲学中是主张“心即天”“性即天”,因而“以人代天”“以人僭天”的宋明理学。因此,作为“感通本体论”的“感通现象学”其实并非现象学,而是一种前现象学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8.
两宋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变革与转型时期,随着私有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功利思想的勃兴,宋人围绕"亲邻法"所引发的私有田宅交易之讼无日无之。其主要表现在不晓"亲邻法"、未遵守"先问亲邻"、"妄执亲邻"、制造伪契以及对田宅交易价格难以协商一致等诸多场合。因应宗法血缘关系的淡薄以及解决亲邻间私有田宅交易诉讼的现实需要,宋代"亲邻法"呈现出亲邻主体范围缩小;亲邻批退诉讼时效缩短;亲邻二次优先购买权受到限制等鲜明近世转型的时代特色。宋代"亲邻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所蕴含的维护亲邻间和谐社会关系、发挥不动产的最大经济效益等法理价值以及所昭示的法律随社会变动而变化的法律哲理,对当代中国的物权法以及转型中国的法律治理,皆不乏历史的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159.
160.
儒家伦理学可为"全球伦理"的基本理念提出一种儒学的辩护,同时也对其学理缺陷提出一种儒学的批评。伦理学在观念层级关系上有一个基本区分"伦理原则→伦理规范",儒家谓之"义→礼",其中"礼"(规范)是可以损益的,而"义"(原则)才是普适的。"全球伦理"没有作出这种区分,其仅仅着眼于规范的选择,而缺乏原则的基础。金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是原则,而是适应当下的全球化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规范选择,因此,一方面,它并不是绝对的,但另一方面,它也是当今时代所需要的。为寻求一种普适的伦理原则,经验论和先验论的方法都有问题。儒家伦理学的"仁→义→礼"结构、即"仁爱精神→正义原则→社会规范"结构,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借鉴。其中"义"指两条基本原则:正当性原则,要求社会规范的建构超越差等之爱、追求一体之仁;适宜性原则,要求社会规范的建构适合特定生活方式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