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1篇
统计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章回顾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参照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规定性的预测和设想 ,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为依据 ,概括了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2.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内容丰富,思想精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明天人之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人对天的态度三个方面阐述古代“天人关系”问题的内容,然后说明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明天人之分”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最早论及“天人相分”的是春秋时代郑国的子产。他在驳斥神灶通过对星辰出设的观察而断定郑国将发生大火灾的占星术迷信思想时说:“天道远,人道还.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左传·昭公十八年》)。子产把天道和人道区别开…  相似文献   
33.
分工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入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分工理论,对于完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导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但是,究竟什么叫分工?分工的本质是什么?理论界的看法很不一致。有人认为分工属于生产力范畴,有人认为分工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有人认为分工兼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重属性。这些看法都没有全面说明分工的本质。本文拟从分工的社会作用揭示分工的本质。  相似文献   
34.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界都承认这是一个反映时代精神的科学真理。但是,究竟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看法却不尽一致。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与理论界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5.
学术界有的学者通过重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一段著名论述,否定马克思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并提出四点具体观点作为支撑。其实,这种“重释”与马克思的原意是相悖的,它存在两个“概念混同”、三个“自相矛盾”,没有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手稿》和《序言》各自的含义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全面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各种论述。我们不难发现,“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贯穿在马克思、恩格斯一切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中。而且,“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符合客观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36.
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商榷意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十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关于俄国公社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存在不少误解。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种误解做了分析,并谈了作者自己的看法。一、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二、马克思晚年关于俄国公社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是否与他早年的思想相矛盾?三、能否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是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作者认为,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这一思想的关键,在于要用他们自己的逻辑去理解他们的思想,而不要把后来列宁的思想加在他们头上,也不要用原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去注解他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37.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以下基本规定性设想 :(1)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 ,创造了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 ;(2 )消灭了一切私有制 ,生产资料归整个社会所有 ;(3)在消费品分配上实行“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的原则 ;(4 )消灭了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 ,造成了使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的条件 ;(5)国家不再具有压迫工具的性质 ,只具有社会管理职能 ;(6 )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产品经济。这种社会主义不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而是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38.
作者认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必须经过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才能成长为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完全的或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胜利论”及其对未来社会的阶段划分;第二部分论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四个特点;第三部分论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指明党的十三大报告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标志,党的十四大报告和十五大报告又为这个理论增添了许多新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39.
邓小平的历史时代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时代是唯物史观用来划发社会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范畴。人们可以根据实践的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运用不同标准来划分历史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审时度势,把当今时代称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这一科学论断,为我们正确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实行对外开放策略、积极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用“一国两制”方法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理论依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界定较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既然如此,就应该既要把它当作我们的指导思想来对待和研究,又要把它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来对待和研究。过去,我们只把它当作指导思想即意识形态来对待,常常为了适应某种政治的或者说意识形态的需要,而有意或无意地误解或曲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和一些基本原理。所以,本文主张,必须同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来对待,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原著,在“回到马克思”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