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1篇
统计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赵家祥 《江汉论坛》2003,(2):124-125
在如何对待邓小平理论问题上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倾向是否认邓小平理论具有科学的理论形态,认为邓小平理论无“理论”;另一种倾向是忽视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联系,往往把前人已经提出的某些观点说成是邓小平第一次提出来的。最近,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郭大俊博士的《邓小平理论和唯物史观》一书,对这两种观点都提出了异议,认为,应当坚持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的正确提法: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  相似文献   
42.
“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基督教哲学、维柯、康德、黑格尔都有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也主要从六个方面论述了“恶”的历史作用.但是在承认“恶”的历史作用的同时,并不能否认历史发展的其他动力,特别是不能否认与“恶”相对立的“善”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以下基本规定性设想 :(1)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 ,创造了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 ;(2 )消灭了一切私有制 ,生产资料归整个社会所有 ;(3)在消费品分配上实行“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的原则 ;(4 )消灭了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 ,造成了使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的条件 ;(5)国家不再具有压迫工具的性质 ,只具有社会管理职能 ;(6 )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产品经济。这种社会主义不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而是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44.
在《18 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把社会主义作为理想的社会制度 ,而共产主义则只是一种运动 ,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一个必经的环节。马克思、恩格斯在 184 7年 12月—184 8年 1月合写的《共产党宣言》中 ,把未来社会称为共产主义社会 ,并且摒弃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名称。在 1850年写成的《184 8年至 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 ,马克思又把自己的理论称为社会主义理论 ,把未来社会称为社会主义社会。自此以后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两个名称就完全一样了 ,指的是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新社会。马克思在 1875年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 ,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阶段 ,但并没有把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列宁在 1917年 8- 9月间写的《国家与革命》一书 ,是把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相似文献   
45.
准确把握实践界限,克服泛实践论倾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哲学的复兴不仅是上个世纪以来西方哲学最可注意的事件,而且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几十年来最为重要的发展趋向。自从上个世纪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以来,“实践”一词已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为重要、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但在赞同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哲学或哲学的实践转向这一口号的名义下,人们所使用的“实践”一词在实际上却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东西。而且就大多数情况而言,人们似乎并未摆脱理论哲学的思维方式,试图以理论哲学的方式构建实践哲学的体系。其结果是,尽管关于实践哲学的谈论越来越多,但研究本身却陷入了徘徊不前的状态之中。这种情况表明,实践哲学的研究正面临着一种抉择,即对于我们以往实践哲学的研究,必须进行一种反思,以便能够深化这一研究。这里发表的这一组文章,正是试图对我们的实践哲学研究进行一种反思或深化。赵家祥教授的文章《准确把握实践界限,克服泛实践论倾向》,对实践哲学研究中的一种“泛实践论”倾向进行了批评,认为这种“泛实践论”无限扩大实践的范围,把本来不属于实践范围的活动也归入实践活动,从而把实践泛化。王振林教授的文章《当代实践哲学与生活世界理论》,在对当代西方实践哲学复兴的意义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对其理论上的缺陷给予  相似文献   
46.
"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基督教哲学、维柯、康德、黑格尔都有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也主要从六个方面论述了"恶"的历史作用.但是在承认"恶"的历史作用的同时,并不能否认历史发展的其他动力,特别是不能否认与"恶"相对立的"善"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