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9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271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多元文化主义使人们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建构主义则为其指明了实现的途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理性化活动,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化建构过程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学校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化建构中,应该借鉴孔子的智慧,既重视"温故",也强调"知新".要彻底摆脱"新旧对立"的文化观,围绕提高民族文化生存力这一核心价值取向,通过多元、民主、开放的社会协商,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62.
初次见面,递上一张名片,你的职务信息便可一目了然,由此对方对你形成初步印象,为近一步交往打下基础。不可否认,“名片”对于初次相识的职场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纽带作用。实际上,不仅是这张小小的卡片,掌握一些心理效应,也能起到类似“名片”的效果。“心理名片”将帮助你打开局面,使自己在初次职场交流中更具魅力和影响力。那么,如何用好“心理名片”呢?  相似文献   
63.
64.
自18世纪以降,源于传统的藏医学的布里亚特医学,在外贝加尔地区逐渐兴盛。布里亚特医疗传统秉承了两个主要的医学传统:一是布里亚特民间医学;另一个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即精深的藏医学传统。藏医学是借助蒙古医药文化传播到布里亚特地区的。藏蒙医学传统,特别是药理学知识最终被布里亚特人接受和采纳,期间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本土化过程。同时,布里亚特也为藏蒙医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5.
66.
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即学生在学习一定的基本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异文化的认同与沟通。对单纯语言知识能力的教学曾是过去很长时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误区,它无形中扭曲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精神。在多元文化时代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重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7.
68.
蒙古语多义动词各义类均包括较大的词汇量;动词中的常用词最容易分化成多义词;动词义在相同、相近义类内易于分化成多义词;动词远距离义类之间不易产生分化;蒙古语多义动词的意义分化具有独立性,意义分化一般不会跨词类。  相似文献   
69.
有机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作出了二重性释读,既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阶级分析方法和资本批判指向的科学价值,又试图用突现论自然主义的唯物主义、包括文化历史意义的历史观、包含所有辩证关系的辩证法来重塑马克思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生态重塑的“结果”。无论是其有机共同体的世界观、文化嵌入式的方法论、为了共同福祉的价值观等生态哲学理论,还是其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的实践方案都表明,它具有怀特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双重色彩。因此,有机马克思主义不能代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未来方向,只是进一步推动了有机哲学的生态哲学转向。  相似文献   
70.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广告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告语篇的研究也逐步引起了语言学家和相关学者的关注。其研究涉及语言学、社会学、翻译学、修辞学等多个学科。然而从语用学角度探讨广告语篇连贯性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试图从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出发阐释广告语篇的连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