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口学   56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2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正>2006年7月6日在《光明日报》撰文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我认为应该充分发挥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中介组织等创新体系相关机构的作用,实施六大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52.
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高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决定着单个产业部门的发展趋势和不同产业的有序更替,而且决定着产业结构变迁的方向。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该类产业的起步和发展因其自身的特点而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适度介入。根据我国市场发育尚不成熟的实际情况,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和介入应该从发展规划、法律保障、组织协调、研究开发、人才培训、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贸易政策等方面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53.
我们经常说,我国有80%的农民。这一判断的根据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非农业人口占20%,农业人口占80%。事实上,这一判断大大低估了我国非农化的水平。我们知道:统计意义上的非农业人口是以是否吃商品粮为主要判断标志的。改革以来,我国有大量的吃农业粮而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这里,我提出以下几种测量非农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54.
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利用及中国医疗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医疗服务利用理论模式,并对老年人口利用医疗服务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利用在某些方面受需求影响,但更多的方面受社会经济条件制约,老年人在医疗服务利用方面具有不平等性。本文还根据医疗服务利用模型分析了经济改革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和我国医疗服务使用中的问题,探讨了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55.
创业文化包括价值体系和环境系统两个方面。我国北京中关村、广东深圳和浙江温州三地在致富欲望、创业冲动、吃苦精神、流动偏好、冒险精神、合作意识等区域创业文化价值系统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其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研究认为:区域创业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和“软环境”,对区域发展模式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6.
城市化指的是农村人口不断地转化为城镇人口的一种过程,城市化水平的高低通常用城市人口的比重来衡量。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人口的集中,出现了生产的集中、消费的集中、财产的集中和政治的集中。如果说城市的特性是集中,那么农村则体现了分散性。城市化是由社会分工所推进的,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城市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它会极大地推进  相似文献   
5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它标志着我国思想解放和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在长期“左”的思想影响下,“市场经济”一度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唯恐避之  相似文献   
58.
中国城镇化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滞后的。中国1990年的人均GNP为1558元人民币,若按1980年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计算,达799美元;若按1990年的汇率4.97计算,则为325美元。如果按照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发展模型,在这一经济水平下,中国城镇化水  相似文献   
59.
一 中国人口迁移的类型 (一)两类迁移人口 人口迁移可按户籍变更状况划分为永久性人口迁移和暂时性人口迁移两类。永久性人口迁移指的是常住人口改变常住户口地址,跨越一定的行政区划界限,办理了户口  相似文献   
60.
养老方式可分为家庭赡养和社会赡养两种。前者是晚辈对上辈的赡养;后者是由社会通过养老金、退休金、“五保户”、“敬老院”等形式对老年人口进行赡养。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养老方式的趋势正在逐渐由家庭赡养方式转向社会赡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