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李泽厚与陈炎的儒道互补研究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泽厚与陈炎对于儒道为什么能互补、如何互补、互补的结果、如何评价这一互补等问题 ,有着不同的回答。比较而言 ,李泽厚为适应“自然人化”理论 ,针对“儒道对立说”的偏颇 ,更强调两家的同一 ,并选取了多种方法来阐发自己的主张 ;陈炎坚持“价值中立”、“方法多元” ,以区别于周而复始的重新评价和单一的“学术规范” ,因而能够从严格的学术意义上解释儒道之间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 ,揭示这两大文化源泉在民族历史及美学史上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从创作论角度看,《圣经》的上帝创世神话是凭借具体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去寻找一切事物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易经》的宇宙起源图式是按照具体情景之间的比兴关系去揭示一切事物得以演化的基本法则。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观点看,《圣经》的律法走向了希腊和希伯来两种文化传统的历史性整合,《易经》的阴阳则衍生出儒道两家的历史性拆解。从语言方面看,不同于《圣经》那种由理性内容所支配的叙事方式,《易》象和古代汉语都是一种具有动态性、主体性、灵活性特点的生成性语言。  相似文献   
13.
陈炎主编的《中国审美文化史》 (山东画报出版社 ,2 0 0 0年 1 0月 )以其特有的形态 ,既区别于逻辑思辨类型的审美思想史 ,也不同于现象描述类型的审美物态史。所谓“特有的形态” ,是指“介于‘道’、‘器’之间的文化形态”、“介于归纳、演绎之间的描述形态”和“介于理论、实践之间的解释形态” (详见该书《绪论》)。特有的研究形态基于特定的研究方法 ;选择适用而有效的研究方法 ,又基于特殊的研究领域和视角 ,基于对研究对象特质的确认。陈炎在领衔编写这部史著之前 ,已经在《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等著述中 ,对华夏文化整体结构的特…  相似文献   
14.
北宋崇宁五年的泰山碧霞元君封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山玉女起源于唐代民间的祭玉女泉之俗,后来宋真宗更换玉女石像,宋哲宗时建玉女祠,使玉女神逐渐从玉女泉崇拜中分化出来,而成为泰山碧霞云雾奇观的化身。北宋崇宁五年,徽宗封泰山玉女为碧霞元君,就体现着泰山玉女与碧霞宝光的结合,也反映出北宋朝廷对女性之神的封号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