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1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1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当我们谈及重庆文学的现状与历史、分析重庆文学创作之中各种文体的得失、憧憬重庆文学的发展前景之时,或许有一个关键的词语会不断被提及,这就是本土。在一些人心目之中,本土对于一个区域的文学价值,似乎是先天而不证自明的,诸如题材、民俗、地域精神、地域文化等一系列词语随即裹挟而来,于是本土成为一个区域文学得以成功的驱动性力量源泉。像本土这样的概念,显然不是基于地理  相似文献   
42.
在政府规制中,规制权力往往分散在几个独立的规制部门。本文首先根据多重委托人理论讨论规制的分权对激励的影响,然后从政府的有限承诺和规制俘获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规制的分权有时是合理的。最后,我们讨论这些结论对于中国规制机构的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在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大多数自由主义作家栖身于学院,使得自由主义文学与学院文化发生密切的联系。学院独特的人文关怀、文化思潮、人际关系、审美形态等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产生了不同层面的影响,促使其特质的形成。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在社会文化结构中显现了学院空间的存在,它基本居于边缘,与不断激进的文学主潮形成对峙,成为一种文学与文化批判的力量。  相似文献   
44.
蜂巢采蜜     
朗依,这位体重曾达380磅的新西兰前总理,曾因推行开放政策、反对美国载有核武器的舰只驶入新西兰水域,让世界感到一个小国总理的“分量”。新西兰的议会大厦像一个巨大的蜂巢,朗依只是其中的一只蜜蜂。  相似文献   
45.
邓伟 《浙江学刊》2013,(1):59-65
清末民初文学语言的发展,使得中国文学语言渐从古代的范畴走出,以时代特有的语体生长,产生了不能为中国古代文学雅俗格局消化的种种纠合,进而呈现出结构性的分裂和诸多蜕变的可能.在清末民初文学语言错综发展的现象之中,包含了深刻的雅俗格局调适与重构的文化逻辑.清末民初文学语言发展是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史上一个独特的阶段,在文化动荡与语体选择之下,过渡性与不确定性成为清末民初多元文学语言的主要特质.  相似文献   
46.
增强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实效性,必须建立和实施可操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文章对高职《概论》课实践教学的选题授课、主题演讲与即兴演讲、班级辩论赛、参观校史馆等四种可操作模式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要求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47.
毓俊是清代末年的满族诗人,但是,他的名字却不见经传;他的创作成就更是鲜为人知。今天,当人们翻开他那尘封已久的《友松吟馆诗钞》时,方才惊喜地发现:这又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一、身世与经历毓俊,满族颜扎氏。字赞臣,号友松山人。祖籍长白,出身贵胄世家;其九世祖为颜扎忠介公。毓俊生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五十二岁  相似文献   
48.
邓伟 《北方论丛》2010,(3):15-17
梁启超在"诗界革命"的伊始,提出了对诗歌"新意境"、"新语句"和"古人之风格"的要求,试图达到在旧体诗中表现新的现代性体验的目的。随着"诗界革命"的发展,梁启超又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来调适其中的矛盾,完成了"诗界革命"的历史定位,从中体现出两难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49.
经济欠发达地区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思考邓伟一将城市信用社改造成城市合作银行的过程中。经济欠发达地区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体制关系未理顺,城市合作银行难以自主经营。城市信用社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对搞活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  相似文献   
50.
文学语言的欧化发展,从晚清开始经历了一个由书面语建构到文学作品语言转移的倾向,不断为文学所捕获、赋形,成为了五四文学语言最为显著的外部特征.我们不应绝对以“文言”到“白话”的转换,而应在相当的程度上以“既有传统白话”到“现代白话”的现实嬗变来展开对五四文学语言的描绘,在其中关键的驱动力就是“欧化”.“欧化倾向的五四文学语言”凸现了五四文学语言建构所能达到的精神领域、灵魂探索和诗性空间,展示了五四文学语言建构超越一般书面语变革所达到的话语力量,进而集中彰显了“欧化倾向的五四文学语言”之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以及对中国文学语言现代转型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