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93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48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96篇
理论方法论   48篇
综合类   415篇
社会学   71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早在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多次谈到开发培养跨世纪专业技术人才问题,强调说,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好人才。”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跨世纪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最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  相似文献   
932.
建设经得起风浪考验、人民忠诚拥护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离不开科学思维方法的引导。辩证思维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基本功”,是新时代把握党的建设规律的“金钥匙”。新时代党的建设中辩证思维的层级结构主要体现为:宏观上坚持高瞻远瞩谋篇布局,在不断完善党的建设中坚持辩证地认识党内民主与党内集中的关系、辩证地处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关系、辩证地把握伟大工程与伟大梦想的关系;中观上坚持深耕细作驰而不息,在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坚持党领导一切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辩证统一,坚持“关键少数”与“绝大多数”的辩证统一,坚持严厉惩治腐败与加强作风建设的辩证统一;微观上坚持刚柔并济固本培元,在自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中运用辩证思维,正面回答了为何要将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并摆在首位,深刻解答了政治素质过硬与政治本领高强、严明政治纪律与经常关心爱护之间的关系问题,破解了困扰党的建设的思维难题。辩证思维的坚持和运用,不仅有助于准确研判党的建设新形势、新趋势,作出化危为机的最优战略抉择,而且能够为党的建设注入新活力、新动力,带动党的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党内善治局面的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933.
对西部某高校本科2012级7个大类专业的230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家庭职业背景的大学生对所选专业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来自农村弱势家庭职业背景的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处于信息劣势地位;不同家庭职业背景的大学生对专业选择的期望呈现出不一致性,来自城市和县镇的大学生因为父母的职业类型多样且职业背景较好,所以期望通过专业选择维持父母的优势职业地位,而来自乡村的大学生因为父母所从事的职业类型普遍较差,所以期望通过专业选择改变父母的劣势职业地位。  相似文献   
934.
大学生毕业前不惜重金投身于社会软件培训机构接受再教育,这一现象给高校的IT教育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反思。针对此问题,展开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软件培训机构在IT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优势:专业定位准确,教学环节连贯而完整,教师专业素质高,办学模式产业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市场培养"技能型"IT人才,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培养"双师型教师",办学模式产业化、企业化等应用型本科院校IT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35.
浅析专业实验教学中加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新时期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文章依据创新素质教育论,论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作用,详细分析了在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阐明了教师在创新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6.
中国高铁技术创新三螺旋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说中国高铁技术实现了从追随者向引领者的转变还为时尚早,但2万公里高铁网络的安全运行足以显示出其技术创新成果的显著.建立高铁三螺旋理论解释框架,可以阐释作为中国高铁技术创新主体的政府、企业、大学和各类科研机构是怎样发挥作用,并协同分工、紧密合作的,进而分析各创新主体在我国高铁技术创新复杂系统中的作用机理,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评价高铁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发现:我国高铁创新的双边混成组织类别齐全,且形成了既可部分替代又相互依存的组织市场,三边混成组织处于核心地位且具有唯一性;高铁创新的双边和三边混成组织时空重叠存在,与理论分析中三边混成组织通常出现于并替代双边混成组织的结论不同,各类混成组织并存所形成的组织市场,以相对较低的资源配置成本和体制交易成本实现了高铁市场良好的供求匹配;2008-2013年高铁技术创新能力量化评价结果,初步支持了高铁创新能力提升趋向与创新混成组织由政府主导转向企业主导有关的理论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937.
国际化和本土化是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和后殖民文化的背景下作出的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回应 :国际化有利于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发展 ,本土化则保障了高等教育保持民族特色。国际化和本土化在具体教育实践中需要从四个方面落实  相似文献   
93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未来20年的奋斗目标,它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现代化建设所必经的特定阶段,也是实现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奠基工程。  相似文献   
939.
舒乙说:《老舍五则》本身的成败将取决于观众的评价,但它在老舍短篇小说的改编上是有划时代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940.
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探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从其社会作用来看 ,教师专业发展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保证 ,是凸显知识经济时代文化资本价值、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良好风气的必要条件 ,同时昭示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中国正在积极融入世界 ;从其对教育本身的影响来看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对基础教育改革的主动回应 ,必将极大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 ,且由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出 ,解决了教师教育的方向问题 ,加快了教师教育法制化进程 ,促进教师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 ,推动教育理论的创新 ,因而成为引领教师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