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982年马来西亚联合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内发起了对南极条约体系的挑战,批评重点涉及南极条约体系的缺陷以及南极环境保护问题和矿产资源的公平开发问题。从1993年起马来西亚逐渐认同南极条约体系的原则,马来西亚与南极条约协商国关系发生转折。2002年南极条约协商国邀请马来西亚作为观察员参加第25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马来西亚与南极条约协商国的关系得到重大改善,有望不久加入《南极条约》。马来西亚南极政策的转变既有维护马来西亚国家利益的考虑,也受到大国政治、环境政治等国际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郭培清  杨楠 《国际论坛》2022,24(2):50-75
2021年5月,俄罗斯接替冰岛担任2021~2023年北极理事会主席。通过对俄罗斯以往参与北极理事会情况的回顾,可以看出俄罗斯在北极理事会的参与是其北极政策的缩影。随着2020年俄罗斯北极开发进入新阶段,俄罗斯北极政策也出现新的调整,落实在北极理事会主席议程中,则表现为增加对契合所有攸关方利益的议题的关注,以提升自身影响力,利用北极理事会合作机制推动自身在北极的发展,主导北极军事安全议题讨论机制,降低北极地区的军事紧张局势。当然,俄罗斯的主席议程也受到国际局势变化、北极理事会自身机制的局限以及与本国北极现实情况相冲突等因素的挑战。俄罗斯此次北极理事会主席任期将增进俄罗斯与其他北极国家的交流,而北极国家间共同身份意识的增强将可能挤压观察员方的参与空间,不过俄罗斯同亚洲观察员国的合作仍有望继续深化。  相似文献   
13.
探析俄罗斯对北方海航道的控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海航道不仅仅受到狂风、洋流、冰情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诸多国际管理制度和国际法等因素的牵制,这些国际法涉及冰封海域的领海与海峡。因为历史和地理原因,苏联/俄罗斯对北方海航道实行了垄断性控制,制定了相关北方海航道法规和政策,但同时俄罗斯的国内法律与国际法也有诸多矛盾。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深,加拿大北极地区(即加拿大北方地区)正受到诸多环境问题的直接影响。加拿大政府已经意识到北极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及其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所可能会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其严重的后果,当前正在制定相关计划和采取相应措施来治理这些问题。加拿大的北极环境政策主要由三个主题因素构成:人类安全、可持续发展和中间力量主义。这三个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并且相互影响,共同圈定并指导着加拿大的北极环境计划。  相似文献   
15.
韩国总统文在寅2017年提出"新北方政策"及其落实措施"九桥战略",旨在加强与俄罗斯在远东和北极地区的合作,开拓新的能源资源基地,打造连通韩国与俄罗斯、欧洲的战略走廊。北极航道和"勒拿河走廊"因此成为这一政策的主轴。韩国的主张得到俄罗斯的积极呼应,两国务实合作快速发展。韩国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展开了包括"民心相通"的全方位外交。"新北方政策"和"九桥战略"高度关联中国利益。韩国在对俄北极外交,特别是在勒拿河走廊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北方海航道政治与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方海航道是联系亚、欧、美三大洲的潜在最短航线,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航运价值。苏联时代对北方海航道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形成了以资源输出和生活物资输入双向流动为特征的规模化航运,1987年航运规模达到巅峰,苏联解体后急跌。北方海航道管理局是主要管理机构,它通过海上活动指挥部具体管理。俄罗斯航道法律制度与国际法存在诸多冲突,航道管理严苛,为此与欧美国家发生多起纠纷。1991年俄罗斯对国际社会开放航道,但北方海航道欲成为国际航道,仍面临着自然条件、政治与法律制度及收费制度等许多障碍。  相似文献   
17.
美国兼具世界霸主和北极大国两种身份,近年来北极地区军事存在增多、经济活动频繁,美国认为其双重身份受到了俄罗斯和中国的挑战。基于在北极事务上"落后"的认识,特朗普政府的政治精英们采取越来越多的措施以重塑其"领导者"角色。军事上,美国大力增加北极地区军事部署,恐会将北极推向"再军事化";经济上,特朗普十分重视能源开发,北极或可迎来"能源开发时代";外交上,在巩固与北欧盟友关系的同时主动修护美俄北极关系,试图提升影响能力和控制力。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强势措施,但美国国内北极决策部门尚未整合,注定其政策缺乏协调性及长远规划,美国北极利益维护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8.
郭培清 《日本研究》2007,26(2):71-74
战后旧金山对日和约中特别规定了对日本与南极洲关系的处理,明令日本放弃对南极洲的所有权利、权力根据或利益之请求权。这一条款的出台经历了复杂的交涉过程,条款内容具有深远的国际法意义。本文依据英美等国的原始档案文献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论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第三世界援助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 5 0年代初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第三世界没有给予更多关注 ,而苏联政府则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的关系 ,通过提供经济军事援助 ,加强了对第三世界的影响。为了应对苏联的政治经济攻势 ,5 0年代中期后 ,艾森豪威尔政府改变对第三世界的消极态度 ,供以大量经济援助 ,以“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但援助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援助政策开辟了肯尼迪政府“开发援助”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东亚安全战略中的岛屿“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日两国东海划界争端愈演愈烈之际,美国出面干预。这一干预传统始自美国对日俄战争的介入。1905年美国主持签署的《朴茨茅斯和约》使日俄两国领土和势力范围紧密接触,冲突不断;二战后美国如法炮制,提出“主权归属未定论”,安排了“北方四岛”问题,日苏(俄)遂恩怨不绝;20世纪70年代美国又将这一策略运用于中日钓鱼岛问题,在中日之间植下深深矛盾。此次对中日海洋国土争端的干预,是这一政策传统的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