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以本体论为核心的纯粹哲学与城邦民主制是古希腊人创造的两大文明奇迹,中国古代文明中民主的缺位是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的不解之谜。仅从物质的原因和经济关系的角度不足以说明其原因。从比较文化学和现象学方法的角度,我认为思维方式影响人们的制度创建,古希腊城邦民主制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于用本体论思维"看世界",确立了"人人平等"这一民主制的基本前提;中国古代民主缺位的主要原因是,在传统的悟性直观思维视域中,找不到任何人人平等的"物象",因而无法升华出"民主政治"的主观意象和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2.
郭忠义 《求是学刊》2006,33(6):129-133
文章以新制度经济学将意识形态作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变量,为解决中国封建社会为何长期延续问题提供了启示。崇尚和谐的中和理念、以德为本的文化理念、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构成了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基本结构。它决定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制度设计和政治决策,支撑了中国封建文明的长期繁荣,同时也对制度变迁的路径进行了锁定,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主因。  相似文献   
13.
<正> 告子的人性思想,仅存于《孟子·告子》篇中,略而不洋,难以窥其全貌。但是,孟子在人性论上主要以告子为论敌,他的记载虽不无偏颇地进行了取舍选择,仍可确信它反映了告子人性说的基本面目。由于人们把告子人性说做为一个单向开环系统,只承认告子对孟子的影响,而不承认孟子对告子的影响,没有从二者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中去分析告子思想。因此,学术界对仅存的史料亦未给予科学的解释。其实,告孟同游稷下学宮,而且进行过激烈的学术论争,他们的影响必然是双向的。也可以说,告子的一些观点是针对孟子的性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三重语境及其科学发展观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科学发展观价值核心的“以人为本”。是中、西文化的传统精华,也是马克思哲学的价值旨归,然而在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不同语境下的内涵差异造成了对以人为本的诠释上“人民,,拒斥“个人”、“人本”“物本”对立等观念误区,影响了对科学发展观的正确认知。只有理解三重语境下的“以人为本”.才能明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视域及其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森林之喻”表述了康德的自然政治秩序观 ,其寓意与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天才比喻异曲同工。这种自然政治秩序的本质特征是“宪政”框架下的法治秩序 ,实现这种秩序的主要方式是理性“启蒙”。由于“森林之喻”构成了“看不见的手”运行的最基本的制度环境 ,因此 ,它对于我国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以MCS51单片机为例,介绍了干扰作用的机制和后果,并给出了部分硬、软件抗干扰的设计方法。实践证明,用该方法设计的应用系统,抗干扰力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人学研究方法,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和历史主义三重维度的统一.然而,全盘否定个体主义分析的集体主义方法,却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一度成为当代中国全部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理论的入学方法论原则.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入学方法的“错认”.这种“错认”不仅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的重要方法论基础,也成为一系列“左”的错误和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失误的理论根源.今天已经成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提及其相应的法治与公共管理基本理念的深层文化障碍.因此,再认并确立马克思主义入学方法三重维度,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相应的法治文明具有异乎寻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哲学只有从辩证法角度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同样只有从时代精神的角度才能理解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蕴含着肯定性和否定性的双重品格,品格的彰显则取决于时代特征和历史的呼唤。中国革命时期的辩证法,体现了否定性精神品格的张扬;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哲学,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品格由否定性向肯定性的精神转向。  相似文献   
19.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发展,必须在自身反思中承认两个前提: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