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3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112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31.
青年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职业群体中的主力军,其工作状态与职业稳定性值得重视。本研究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分析框架,探讨青年社会工作者群体的择业动机及其与离职倾向的关系,为理解社会工作行业的高离职率提供新角度。通过分析CSWLS2019数据库中4180个22岁至35岁间的青年社会工作者样本发现:青年社会工作者在择业时受到内部动机的影响较大,且明显高于外部动机;内部择业动机对离职倾向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外部择业动机与此相反,且内部动机对离职倾向的影响更大;工作满意度在内部择业动机与离职倾向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但并未在外部择业动机与离职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笔者据此提出强化职业价值形象塑造、增强职业外部吸引力、招聘增设动机考核环节和设置灵活激励手段等建议。  相似文献   
332.
周律含 《人文杂志》2022,(11):37-47
传统的中国美学研究往往将其研究对象限定于美和艺术,但在中国古代,空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美学问题,尤其是其中的方位。方位观念的形成,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人对空间的物理性认知,更是一种具备美学特性的空间规划。以早期中国“六合”的空间模式建构为例:它将人置于空间中央,由此诞生的华夏地理就成为一种经验性的人化空间,而并非纯粹的客观地理,这种非客观性恰恰为美学的发生提供了契机。从上、下的建构到四方的展开,方位承载了中国人独具特色的空间想象。这一空间想象及方位建构在农耕文明紧密的人地关系促使下逐渐成为华夏民族的方位共识,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稳定的归属感,最终涉及的是一个如何建构精神家园的“安居”问题。总之,空间方位不仅关乎物理,更关乎人文、关乎审美,它发源于感性,又从感性活动升发至价值观念甚至哲学思辨,为早期华夏文明的建构开出了一条独特的美学路径。  相似文献   
333.
自藏式艺术风格的流行音乐产生以来,迅速传播并成为鲜明的文化符号.那片神秘悠远的“高地”为艺术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通过音乐承载的藏式艺术文化满足了现代人对文化艺术多样化的需求.藏式艺术风格在流行音乐中的发展过程,在其题材与主题、媒介与材质、语言与风格以及审美意趣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取向变化与转换呈现出阶段性特征.通过对每个阶段的特征分析,解读藏式艺术风格流行音乐的时代性以及社会环境对流行作品的外部规约,探索流行音乐创作“藏族符号热”持续不断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334.
陈姝含 《人才瞭望》2022,(16):60-62
<正>从泰山挑山工人数日益减少和养老困难等社会现象入手,就泰山挑山工的养老难题和融媒体环境下创新劳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立足融媒体优势,分析利用融媒体进行劳养结合,促进过龄挑山工再就业的可行性。同时,基于实地走访调研发现,泰山挑山工面临老龄化、空巢化、未富先老、养老资金不足等问题。因此,从养老难题困境、新型养老途径解读、融媒体互动传播引导三个方面出发,探讨泰山挑山工的新型养老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35.
藏彝走廊各民族在高山峡谷的基本地貌条件下形成其独特的空间观念。怒江流域阿怒人的家屋适应其自然地理空间和社会文化结构而构建,其空间观以"上下"秩序为主轴。阿怒人这一空间观的形成与藏彝走廊其他各民族既有广泛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36.
近期发布的《关于依法妥善办理轻伤害案件的指导意见》为依法合理应对轻伤害案件提供了明确的引导,解决一系列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难题,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但是,指导意见并未放弃将轻伤结果作为故意伤害罪的入罪标准,并且仍然坚持使用寻衅滋事罪这一兜底罪名处理未造成轻伤后果但需要刑法介入的案件。能否使用类似指导意见中在审查起诉阶段就通过情节不同导向不同结果的方式,把仅造成轻伤以下结果的轻微伤害行为纳入故意伤害罪的规制范围,值得进一步研究。从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衔接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暴行罪的弊端以及逐步消解寻衅滋事罪等四个方面,均可得出轻微伤害行为入罪的必要性。而基于对定罪模式先例、刑法谦抑性和犯罪预防三个角度的论证,前述做法也具有可行性。未来,应就具体的入罪与出罪模式、基础理论逻辑的梳理与法条设计等问题,尽早提出具体的理论构想,以回应人民群众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  相似文献   
337.
338.
郑丹丹  董珂含 《社会》2023,43(1):138-172
本文以微信聊天中的语音—文字选择为例,试图揭示移动互联时代的时空分离特征及宏观文化背景对个体社会交往产生的影响,丰富戈夫曼互动仪式理论的相关内容。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发现,可以将互动中使用的类别化印象整饰技术视为线下差序格局的线上建构,互联网的时空分隔与重组机制则通过影响互动情境而影响互动关系:首先,语音成为高位者对低位者进行随意表达的特权,双向的规避仪式单向化为低位者的义务,强化了互动秩序;其次,微信互动的去共同情境化使情境压力降低,情境积累的必要性减弱,产生依托相对地位的简易互动规则;最后,互动情境的不确定性及互动结果的固态化导致低位者安全感不足而回避语音方式。  相似文献   
339.
中小企业资源空间已从自有资源拓展至更大范围,形成由资源能力、权力和效率边界共同界定的无形资源空间,并影响不同类别的创新活动。政府补助旨在提升环境资源的宽裕性,是企业重要的外部资源来源,因而构成中小企业无形资源空间作用实现的重要情境变量。基于此,以2009—2019年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并检验无形资源空间对探索式、开发式创新的作用,以及政府补助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中小企业不同维度无形资源边界的创新作用存在差异,其中资源权力、效率边界的拓展分别有助于探索式、开发式创新,而资源能力边界的拓展同时对二者有利;政府补助减弱资源权力边界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却增强资源能力、效率边界对开发式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0.
本文阐述以“党建红”引领“科技蓝”为指导,高举思想旗帜,凝聚发展共识,实现党委联动共建,凝聚发展合力的重要性,分析“党建”“科技”的融合实例,实现搭建基层“党建链”,精准助力“产业链”,明晰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建立在党建引领下坚实的科技创新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