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18篇
劳动科学   43篇
民族学   375篇
人才学   84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354篇
理论方法论   97篇
综合类   1692篇
社会学   624篇
统计学   11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9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13世纪是蒙古人强盛的时代,追究其理性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蒙古人普遍具备和弘扬了全族拥有的英雄精神、爱家爱族的全民意识、世代传承的民族品格和汗王将帅的自由开拓等精神.这些精神优化和促进了民族个体的能力、情感和创造性;而成吉思汗的世界精神和不容置疑的法治精神,前所未有地增强了民族整体的凝聚力和生机活力,使得全社会高度走向有序和不断开拓创新.这些精神因素有机融合而构成了整个民族的精神结构,它引领和促进了13世纪蒙古人的壮大和强盛.  相似文献   
102.
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京戏校)的琴房门口,伴随着学生们此起彼伏、周而复始的胡琴声,我见到了周志强老师。他并不如何高大,远远地向我招了招手,平易近人地一笑。乍一看周老师如此的平凡,可他在圈内却是赫赫有名的大琴师——北京戏曲职业学院教授,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03.
农场里有一头幸福的小毛驴,主人非常疼爱它,每天都会定时向附近的农民买来草料给它当饲料。这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主人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这下子,小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可为难坏了。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蒙古民歌中的生态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一些学者从游牧生产、狩猎活动、日常习俗、法律条文等领域挖掘了蒙古族生态文化,但还未涉及蒙古民歌这一领域.蒙古民歌是蒙古族精神生活的核心之一,具有坚实的生产生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传承至今.这些特征使蒙古民歌成为多种文化的载体,其中包括生态文化.蒙古民歌中体现了生态文化的多样性、群众基础及系统性等,这些对当代环保事业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7.
课堂不仅是以教学内容为中介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场所,也是教师展现权力,进行课堂控制的空间。通过对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大学课堂生活的重新审视,从社会性权力运作来审视教学,洞穿其中的不合理的、荒谬的乃至极端的强权关系,努力构建以对话、协商和彼此理解为基础的师生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08.
猪的追求     
猪吃饱喝足了,哼着小曲,晒着太阳,它陶醉在幸福之中。它想,自己大概是天下最高贵的动物了,有哪一种动物能像它一样过着如此优越的生活呢?它想到了牛。牛整天辛辛苦苦拉犁干活,烈日当头晒,风沙迎面吹,多么难熬呀。这还不算,稍不留神,还  相似文献   
109.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优秀的本土学者对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历史、宗教习俗、政治制度、经济文化作了详细而深入的民族学民族史研究,为我国的民族学民族史奠定了非常深厚的基础,推动了民族学民族史的发展,马长寿先生就是其中之一。马先生毕生奔波于西南民族地区,完成了诸多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著作。故此,本文拟着重就马长寿在1943年及1944年先后发表于《民族学研究集刊》的两篇文章(《嘉戎民族社会史》[1]《缽教源流》[2])作一简单的评述,进而探讨民国时期民族学研究中的藏学及其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0.
从《诗经》到现在的《中国民歌集成》都真实地反映了许多历史故事、人物及人民的生活。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风格及丰富的内容,了解和学习民歌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形式和风格,更重要的是深含在其中的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出一种不屈、乐观和奋发自信的民族精神,了解和学习民歌是陶冶情操,加深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