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41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76篇
人才学   50篇
人口学   34篇
丛书文集   424篇
理论方法论   60篇
综合类   1098篇
社会学   237篇
统计学   8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前学界对中文屋论证的反驳大致采用了四种思路:形而上学预设的错误,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衍生结论的不合理性,否定其论证目的。我们从塞尔提出中文屋论证的目的出发,运用逻辑手段,挖掘中文屋论证过程和论证目的间的类比项及关系,然后依据塞尔提出的类比条件,分析这些类比关系的有效性。通过分析揭示,中文屋论证过程与论证目的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进而也就否定了中文屋论证目的达成所必须的三段论,从而导致通过中文屋论证过程是无法推导出塞尔要证明的目的的。这是中文屋论证与生俱来的逻辑缺陷。  相似文献   
52.
先秦古蜀的象牙祭祀和兴于东汉末年的五斗米道都曾先后出现在古蜀大地上,这二者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的政权统治、外部环境和社会发展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二者的内涵联系为:都是以为各自的政教合一的统治体系服务为目的,都是作为维系宗教组织统治的重要物证,都是巴蜀土著文化中自然崇拜、巫鬼文化传承的结果,都是维护经济秩序、控制财富的重要手段。因此,尽管二者年代跨度较大、差异较大,但二者之间却有着传承、递进、维护借鉴等关系。  相似文献   
53.
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有助于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故此,约请专家就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公推直选等问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54.
现存的城乡差距和城乡二元医疗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文章以甘肃金昌市城乡一体化为背景,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从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农民看病、职工医保覆盖面、政府的医疗保障职能等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现实医疗保障情况方面,对金昌市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做了实证性考察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配置城乡卫生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各险种间的有效衔接;加大政府对医疗保障的财政支出力度等推进金昌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从蒙古族进入青海的不同历史阶段,简略的叙述了青海蒙古族服饰文化形成的历史脉络及形成后随着地域、自身的发展和周边民族的不同而又形成独特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56.
东北地区地仙信仰的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信仰是中国北方地区最普遍的民间信仰.它在不同的地域反映出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华北地区的"四大门"和东北地区的"地仙"表面上虽具有相似的信仰形态,但在东北地区,动物信仰经过融合多种地方因素已经发展成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57.
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开发民俗旅游的意义,以及民俗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破坏的三种形式,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8.
茶山硕中越兄弟逞英雄,耸住旱龙出金龙!三月的和夙吹绿了边寨,密密的茶树吐出了新芽,憧家采羊女把春茶采,茶山土阵阵笑藉喧举。边寨的叶笛为什么吹得这样动听?边寨的歌声为什么象卫浪汹涌:颗颗心儿充满着欢采,歌声如泉流出了嘴巴,双双巧手象彩蝶飞舞,采下了好茶卖拾国家。中越国境贯长虹,同唱一曲友故颂!山那边推在歌唱呀,声声把我们茶山夸: “中国茶林山速山, 山山茶林公社花, 社里制茶用机器, 茶味芬芳飘天下。” 日土一条条深山的小路长了长了,一扇扇阴窗弥漫着稀薄的晨雾,一只只金鸡抖落翎羽土的露珠,在草丛里璞啦啦地高歌狂舞……哦,唱…  相似文献   
59.
弗洛伊德民族心理学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也是西方民族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俄底普斯情结、图腾与禁忌和民族群体领袖等理论,打开了民族学和心理学交叉研究的大门,对宗教思想和民族心理密切关系的阐释,补充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0.
“中部崛起”和“循环经济”是近期以来出现在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两个高频词。作为国家在新世纪初几乎同时提出的两个“关键词”,“中部崛起”战略是为了解决空间地域的协调发展问题,“循环经济”模式是为了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虽然两者的提出没有明显、直接的关系,但是都可以归结到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观上。在轰轰烈烈的“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之初,循环经济理念和模式的大力推行正当其时,中部地区完全有必要积极主动地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科学、和谐和可持续基础上的全面崛起。一、循环经济是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必然选择中部地区的崛起离不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