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5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近代来华留学教育发展大致分为:清末—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全面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后四个阶段,其历经了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求变的发展过程。在近代来华留学教育发展进程中,大学扮演着急先锋的角色,其通过创新制度功能、创建专门规则、积极与国外文化机构合作等方式促进了来华留学教育发展。整体来看,来华留学教育虽因近代社会新陈代谢需要而沦为出国教育的陪衬且规模较小,但其为近代中外教育、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52.
当前,执行救济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执行异议之诉制度的缺失。倡导一项制度的建立,并能得以稳健推进和实施,必须要有系统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该文择执行异议之诉体系中的支柱性问题加以分析,以期对建立该制度和夯实其理论基础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3.
英国历史上国家对工资的干预起源于中世纪晚期,1349年至1389年数个劳工法相继规定工资限额、由治安法官厘定工资并监督法律执行情况的做法,奠定了英国前工业社会国家对工资进行干预的基础。1563年的伊丽莎白学徒法则是前工业时期国家干预的集大成者,在英国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4.
日前,几个好友聚会,席间听闻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上映不到一天就被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挤下了北京院线,顿觉五雷轰顶.不久前,因为获悉<三峡好人>要在所谓的贺岁档上映,还在为之欢欣鼓舞呢!那是我今年唯一想要买票进电影院看而非等待盗版碟的片子,不为感觉胶片,就为用这种方式表示自己对民族优秀电影的支持.可惜……几个朋友顿足捶胸之余,打算结伙到石家庄去看<三峡好人>.与之相反的影片待遇是满城尽映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大家一致表示:坚决不去影院看!要看只看盗版碟,而且只看借的盗版碟.  相似文献   
55.
就好出风头     
六十年代;和时代一样奔放的童年,无拘无束,阳光灿烂。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文革还没结束。当时父母在中学当老师,我的童年就是在学校的幼儿园度过的。幼儿园阿姨们也经常放羊般地让我们一群教师的孩子撒开了在校园里乱跑。  相似文献   
56.
皇帝做为历代封建国家机构的核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基本特征。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历代封建国家通过一整套对皇帝及皇太子进行约束与培养的制度,对皇权进行各方面的限制,以平衡和维系封建国家的发展,本文对此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57.
58.
金燕 《职业》2013,(36):18-19
职业学校的责任与使命,是要坚持为地区经济建设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服务。这就需要学校坚持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并把它作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9.
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今天,"最后一公里"的包裹投递成为制约电商发展的最大问题,为此物流自助提货服务越来越受到电商以及物流行业的青睐。如何正确引导处于探索阶段的自提服务向更加完善的标准发展,已经成为了电商和物流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项目。分析了自提服务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状况,运用SWOT分析法对自提服务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0.
苏轼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少有的全才,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艺术成就卓越,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书法和画作,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他是豪放派的代表,早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藐视权贵,忧国忧民。后期作品超脱自然,解脱礼教束缚,尊重个性价值和人性之美。而六朝文学观历来被文人所诟病,但在苏轼的作品中有不少是对六朝文学观的体现。本文笔者从六朝文学观形成的原因和苏轼的人生轨迹与写作风格出发,探讨了苏轼作品中对六朝文学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