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54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藏传佛教为其信徒提供的不仅是一套生活习俗和抽象的信仰,还有一种使人的体验有序且有意义的普遍的生活观,死亡是人类生存中最神秘的事件之一,也是佛教关注的焦点:死亡凸显了现象界的无常及其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的命运。在这篇论文里,我将考察居住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丘陵地带的藏传佛教徒表现死亡的宗教意义的方法,然后进而考察在他们的社交活动中疏导情感的哀悼仪式如何演示并复制着宗教信念,如何使抽象的教条生动鲜明地具体化,并带有强制性。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尼泊尔的古绒人(Gurungs)的死亡特色3信奉藏传佛教的古绒人据信是在…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从游记、民族志、文献、历史、民间信仰五个层面,对国内外关于藏地朝圣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认为学术界对藏地朝圣的仪式性、实践性等层面的讨论已较为充分,但还存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指出目前对藏地朝圣研究方面所依据的理论模型,主要来自于国外的研究成果,其分析对象是国外所能观察到的圣地文化现象,而真正属于藏区的和有较强说服力的朝圣文化理论还尚未成熟,因此对藏区所凸显的诸多新问题,其理论模式无法准确地解读和涵盖。  相似文献   
53.
格勒  懿熙卓玛 《中国藏学》2023,(5):143-149+217
文章从中国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热潮中出现以一位美国探险家作为旅游品牌的现象入手,解答了这位名叫约瑟夫·洛克(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的奥地利裔美国人的社会身份定位问题,并阐述他在中国西部及西南民族地区,特别是涉藏地区多次探险屡屡成功的原因,评论他探险的功与过。洛克虽然为美国政府服务,但他对植物学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关注,为世界了解中国以及中国西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窗口。人们借助洛克拍摄的大量精彩照片和文章,开发相关地区旅游发展路线,一定程度上助力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为世界认识丰富多彩的中国创造了条件。同时,洛克的探险之旅也是那个时代西方列强觊觎扩张行径的一个侧面反映。  相似文献   
54.
卓玛措 《西藏研究》2022,(2):109-115
唐卡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亦是弥足珍贵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革开放后,热贡唐卡艺术从一种佛教供品或宗教艺术品又逐渐向文化产业发展,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热贡唐卡文化产业的市场环境、发展路径等,认为唐卡艺术作为文化艺术的一个分支,在不丢掉其庄严、庄重精神和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可选择开放性继承、创新性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55.
王远大先生以"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关系"为研究主题,先后翻译英、俄政府有关西藏的多种档案280万余字,出版专著《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为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关系史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文章以他的学术发展经历为切入点,通过访谈,对他的人生经历、学术研究过程、研究路径等进行介绍,探讨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关系的研究意义以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6.
周季文,男,汉族,湖南湘潭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1980年任副教授,1991年退休。至今仍坚持着藏学研究工作。他在中央民族学院任教期间共带领45个班次,学生806人,其中研究生131人;先后带领3个班级,共55人前往藏区实习;科研方面:著有许多语言和翻译教材以及很多研究著作。其中包括:《藏语安多口语》《藏文拼音教材(拉萨音)》《藏语拉萨口语》《汉藏翻译教材》等教材;著有《藏译汉音的〈波罗蜜多心经〉校注》《论拉萨音归纳问题》《藏文翻译史略谈》等研究著作;先后还前往西藏、玉树、甘南等地开展了多次科研调查。目前正致力于敦煌文本的研究,已出版《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  相似文献   
57.
随着考古工作不断深入, 云南及川渝两地佛教石窟和摩崖造像研究成果清楚显示出云南佛教造像最初就属于南朝四川造像系统,唐宋时期,其造像形象、名称、内容题材、造像目的等系中原北方地区经四川传入。 元明迄今,云南的“阿吒力教”是巴蜀地区宋代职业僧人“应赴僧”及所用科仪演变出的名称,内容无变。不同的是,在元代统一战争过程中,巴蜀地区唐宋以来积累的佛教及其造像艺术传统几乎消失, 而云南没有受影响, 除保留了原来蜀地传来的经典、佛像等内容外,又吸收了藏传造像元素,使造像内容题材增加了宓教元素,梵文经咒使用更广。  相似文献   
58.
目前,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除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外,还应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费孝通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如何理解和看待多元文化和他文化,并将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民族团结教育的对象应更为广泛,尤其要加强对汉族、非民族地区、非民族院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的阵地扩大到除学校以外的其他领域。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也应多种多样,并可创新方式,综合应用,关键是要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受教育阶段、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采取适宜的方式。  相似文献   
59.
在藏族地区,觉域派教法得到了民间信众的注重和传习.根据笔者多年的田野凋研个案资料和数据显示,在藏族民间,觉域派教法不仅是在家男女修行者崇奉的教法,而且也是民间群落或宗教社团奉持的法门.因此,不论在信奉藏传佛教的区域,还是信奉传统宗教苯教的地方,觉域派教法却占有一席之地.从肃穆的天葬场,或令人恐惧的坟场墓地,到空旷的山野,僻静的修行地,或者庄严神圣的道场、清静的田园、茅屋僧舍、民居家园,悉皆乃觉域派教法之存在空间.  相似文献   
60.
高僧人物像作为唐卡艺术中特有的一类绘画题材,在西藏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及成就,而且这类题材产生之初与藏传佛教特有的文化特征密不可分。对此,本文以唐卡艺术中的高僧人物像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上师”一词在宗教语境中的意义入手,结合藏传佛教各教派高僧大德对“上师善知识”的理解和论述,分析不同时期高僧像的表现方式、特征。其次,从藏传佛教特有的文化特征出发探讨高僧人物像产生的文化渊源。在此基础上,以西藏绘画史角度讨论高僧人物像在唐卡艺术中的地位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